首页 > 证券

国务院金融委: 缓解银行资本补充压力 尽快发行永续债

发布时间:2018-12-27 11:13:12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央行官网昨日发布公告称,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专家认为,发行永续债可缓解当下银行业的资本补充压力,特别是有利于非上市中小银行补充非核心一级资本,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

  多家银行陆续补充资本金

  根据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需要在2018年年底全部达标。到2018年末,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分别少1个百分点,即10.5%、8.5%和7.5%。

  从上市银行报表来看,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达标压力不大;但也应该看到,仍有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处在达标线的边缘。根据银行公布的三季报,截至2018年9月末,28家A股上市银行中,华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垫底,分别为11.82%、9.0%、8.01%。

  今年,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可转债的公告一张接一张,掀起一波“补血”潮。8月30日,工商银行称发行优先股募资不超过1000亿元;10月底,中国银行公告称发行优先股募资不超过1200亿元;11月21日晚,华夏银行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25.645亿股、募资不超过292.36亿元的定增方案获银保监会批准;12月3日晚间,贵阳银行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5000万股;12月9日,宁波银行公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80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除了监管要求外,目前银行的各项业务仍在快速增长、信贷规模不断扩张,带来的资本消耗也在持续增加。尤其是当前银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小微贷款带来的信贷扩张也对补足资本提出了要求。

  “去通道,回归信贷,这意味着之前计提不足的资本将逐渐补上。某种意义上说,除非大幅度缩表,银行回归传统信贷的过程将是资本耗用加剧的过程。”兴业研究分析师郭益忻表示,未来银行业对资本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支持业务正常的发展,一方面要补齐过去粗放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短板。

  银行要发行永续债

  要“扫清障碍”

  业内人士介绍,永续债属于混合资本工具,是一种没有明确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即理论上永久存续。作为创新型资本工具,永续债一旦落地将破解银行资本短缺难题。虽然我国非金融企业永续债发行已近万亿元,但国内银行业还没有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金的先例,也没有针对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的监管细则或发行指引。

  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56号),银行永续债首先期限上是永续的,没有到期日;从清偿顺序来看,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一般债权人和次级债务之后;赎回方式则是从发行之日起,至少5年后方可由发行银行赎回,但发行银行不得形成赎回权将被行使的预期,且行使赎回权应得到银监会的事先批准。

  郭益忻表示,这与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债券是股份制公司发行的一种债务契约,公司承诺在未来的特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按事先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相悖,期限上无法达成共识成为主要障碍。不过,2018年3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创造性地提出了无固定期限的资本债券,这或将为银行永续债破题。

  作为混合资本工具,永续债在国外已经有诸多实践。“从认购的结果看,发行利率较高、条款相对简单的减记工具要更加受欢迎。”郭益忻表示,这也给我国发行银行永续债一些启示:与投资者充分沟通,设置相对友好、简洁的条款,有助于提高发行的成功率。

  新世纪评级在报告中认为,商业银行的永续债未来还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商业银行永续债和优先股之间偿还顺序谁先谁后,以及转股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之间转托管的问题,预期这些问题将在商业银行永续债融资开闸后逐步得到解决。

(文章来源:新快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