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首次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信用评级起,截至目前,所有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等级均为AAA,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的信用差异。”12月26日,中国国债协会会长孙晓霞在“政府债市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从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地方债信用评级。
孙晓霞表示,从2014年财政部发文明确要求开展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已纳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在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等方面,见到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着较大挑战。
首先,从评级表现和投资者反应来看。自2014年首次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信用评级起,截至目前,所有地方政府债券的最终级别均为AAA级,没有反映出区域的信用差异,投资者对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结果认可度低。从2017年各地公开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的利差均值看,其范围在5.9bp-42.7bp之间,可以看出,价格差异与同质化的评级结果明显背离,信用评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其次,从评级机构来看,一方面存在低价竞争的现象。部分机构为抢占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评级体系还存在需要规范的空间。评级机构对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的评级思路是基础信用评级+外部支持评级,基础信用等级能拉出各地区大致的差距,外部支持评级则为最终级别达到AAA填平补齐,致使评级结果不能真实反映信用级差。此外,虽然各家机构的评级方法中使用的关键指标具有相似性,但关键指标中运用的具体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仍有较大差异,对这些关键量化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和最低权重加以明确和统一,可以提高评级结果的质量和可比性。
最后,从市场信息透明度来看,一方面,地方政府一般仅公布基本财政数据,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预算公开进度不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评级依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评级过程和评级结果披露存在不透明。在关键量化指标和计算过程有差异且不透明的情况下,评级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较难进行横向比较,影响评级结果的应用;在没有充分披露评级流程和地方政府基础信用等级的情况下,仅简单披露最终信用级别,将削弱信用评级的揭示风险功能。
孙晓霞指出,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地方债评级的规范性和信息透明度,来促进地方债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制定出台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业务自律规范指引,引导评级机构规范发展;二是研究统一关键量化指标及其权重,提高评级结果的可比度;三是研究制定最低信息披露要求,提升市场透明度。
(文章来源:中证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