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

资金面合理充裕 债市能否继续走牛

发布时间:2018-12-04 10:03:21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2018年以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债券市场走出一波较大级别的牛市。特别是从10月底至11月中,债券市场呈现快速上涨格局。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的收益率相继跌破了3.4%和4%的关键位置。随着国内债券市场走牛,中美1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出现10年以来的首次倒挂。

  从年初至今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月中旬的高点3.98%下行至11月16日的3.35%,下行幅度达到63个基点;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也从年初的高点5.13%下行至11月16日的3.88%,下行幅度达到125个基点。

  近两周来,债券市场进入振荡整理行情。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宏观背景下,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能否继续?

  综合当前各个研究机构的分析来看,尽管几乎没有看空的观点,但对债市行情走势依然存在一些分歧。有分析认为当前调整是“债牛回头”,也有观点称之为是“快牛”之后的暂时休整,还有研究称债市行情将从“牛陡”进入“牛平”。但整体来看,各方观点基本以看多为主。

  流动性合理充裕

  综合机构观点来看,当前市场之所以继续看好债市,主要归因于通胀低迷、资金面宽松预期加强。

  此前不久,央行发布2018年10月份的金融数据,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970亿元,前值138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7288亿元,前值22054.13亿元;10月份M2同比增8%,前值8.3%,M1货币供应同比增2.7%,前值4%,M0货币供应同比增2.8%,前值2.2%。

  尽管今年以来社融增速逐月下滑,但是流动性保持着合理充裕的环境。截至2018年11月,央行年内已经实施4次降准、共释放资金2.3万亿元;两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计3000亿元。央行行长易纲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还有相当的空间,包括利率、准备金率以及货币条件等。

  从公开市场操作看,12月3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而此前几天,央行一直强调,“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自10月26日以来,央行已经连续28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尽管央行在公开市场长时间暂停逆回购,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也反复强调,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甚至“较高水平”。

  国金证券研究中心固收团队表示,财政存款季节性投放将减轻年末流动性压力。该研究称,财政存款的收缴与投放有着很强的季节性规律。回顾2014年至2017年的同期数据,12月份财政性存款收缴与投放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新增财政性存款均大额投放。根据往年情况推测,预计今年12月份财政存款将大幅下拨12000亿元,对流动性有较明显的正面影响。

  展望12月份,国金证券研究中心固收团队认为,当前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政策根基未发生变化;年末是传统的财政支出时点,财政存款下拨会相应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其他常规因素对流动性冲击有限;在宽信用政策下,央行也将给予足够充裕的流动性支持,保障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因此,年末流动性整体保持平稳的概率较大。

  看多观点仍占主流

  在经历了一轮快牛之后,债券市场近期进入了振荡模式。对于未来市场走势,尽管各方略有分歧,但看多依然占据主流。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称,近期利率下行较快,市场存在调整动力,投资者可能选择获利了结,或成为短期市场波动的触发因素;但从趋势上看,利率下行的空间仍然存在,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3.4%左右波动,明年实现3%仍是大概率事件。

  中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内,债券市场走牛的趋势或会保持。今年持续看多债券市场的逻辑有三:一是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及期限利差存在压缩空间;二是经济下行趋势延续;三是汇率的压力和海外资本市场的起落让位于国内经济政策的变动,海外流动性收紧对国内债券市场的约束有所钝化。目前来看,这三大逻辑主线至少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内很难发生变化。

  尽管不少机构认同债市收益率下行行情大概率将继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将向3%靠拢,但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潜在风险。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债券研究团队提示,有两大潜在风险点值得关注。一是市场对明年经济的预期较为一致,为避免较坏的结果,存在市场预期扭转的可能。二是当前国债收益率相较于年初已经不便宜,当前交易型投资者数量众多,做波段可能是接下来市场博收益的主要方式,而过于拥挤的交易可能会大幅度拉低收益率水平,使得超额收益的机会难以把握。

  在利率债收益率有望持续走低的同时,信用债未来价值同样不容忽视。明明表示,展望明年,信用债的杠杆和期限都可以适当拉长。多种因素带动利率曲线仍有下行空间,所以信用债的期限仍然可以适当拉长。产业债方面,产业债投资长期看行业周期,短期看政策扶持。在微观层面出现切实回暖之前,政策不会半途而废,后续积极宽松仍可期,龙头优势明显,中低等级债券也将随实体经济回暖步入实质改善阶段。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员李超表示,经济基本面因素决定债市无风险利率仍有下行空间。预计政策方面将引导金融机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因此较为看好基建类城投债的表现。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