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

银行间地方政府债向居民开放 银行购债压力缓解

发布时间:2018-11-20 09:08:39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11月15日,央行、财政部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地方政府债券柜台业务的通知》,其核心内容为:允许居民通过银行柜台购买地方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债是继记账式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和国家开发银行债券后,央行放开的又一类可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的品种。
  《通知》称,地方政府债的入场,可“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有利于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了柜台业务的吸引力,对于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地方政府债已是债市第一大品种,截至10月末,存量规模已超过18万亿元,高于第二大券种国债的14万亿元。
  缓解银行购债压力
  实际上,在这之前,个人也可购买地方政府债。
  2016年,上交所向中小投资者开放地方债,只要拥有证券账户,即可在交易所购买地方政府债;但由于地方政府债的发行主场在银行间市场,加上“拥有证券账户”这一门槛,使得个人购买地方债的规模有限。
  而《通知》的下发将改变这一局面。
  “普通个人都可以买。”北京某券商固收部人士表示,尽管央行并未在《通知》中明确说明投资者范围,但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有一定门槛要求的合格投资人可通过柜台市场交易银行间所有券种,而非合格投资人则被要求购买不低于AAA评级的债券,而“在未来几年里,地方政府债应该都会在AAA”。
  “现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地方政府债的收益比国债高,比较有吸引力,宣传到位的话,供需两旺。”该券商人士表示,从《通知》的规定来看,是否在柜台向个人销售债券,这一点地方政府掌握主动权,“地方政府的意愿还需要观察”。
  同时,向普通居民出售地方政府债,可以缓解银行的购债压力。
  “地方政府债主要靠银行包销,因为利率一般就比国债高一点,所以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银行肯定是不愿意买的。”华中地区某股份制银行行长表示,虽然银行有更多投资标的可选择,但由于“财政厅做国库现金招标时,地方金融办进行财政存款分配时,银行购买当地地方政府债的多寡,都是很重要的考虑”,银行为争取财政存款,通常都会配合地方政府包销债券。
  “这几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巨大,银行包销地方政府债会对市场造成扭曲,而且挤压了信贷投放空间。”上述券商人士认为。
  健全市场约束机制
  允许居民直接购买地方政府债,益处多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资产配置的选择趋于丰富,并能增加投资理财收入;对地方政府债而言,个人投资者的加入,有望提升地方债交易的活跃度,完善地方债的定价机制,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个人投资者对国债比较熟悉,对地方债相对陌生。
  《通知》还称,鼓励地方政府债券优先面向当地投资者发售和交易,也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投资人监督,健全市场约束机制。
  “会有更多投资人关心地方政府债的资金使用与风险,如果觉得风险大,投资者可以‘用脚投票’,对地方政府的举债、投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这是一种市场化的约束。”北京某资深私募债基业务人士表示。
  实际上,早就在2012年,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公开场合提出了“当地居民购买本地政府债券”的设想。周小川认为,地方债应主要出售给当地居民,当地居民会基于自身的养老金、福利等问题来考虑是否购买,这样就构成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制约。
  “中国的‘央地’关系与国外不同。比如美国的联邦制下,地方政府举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政府债务水平,联邦政府的救助义务很有限,底特律政府都可以申请破产保护;而中国的地方政府债,目前来看更像是中央政府的延伸,地方政府债带着中央政府的隐形担保,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制约,可能需要更多依赖财政改革。”上述私募债基人士表示,中国地方政府债和国外的市政债存在着本质区别,个人投资者入局,所起到的市场约束或较为有限。
  周小川的设想能否实现,或许只有时间才能揭晓答案。

(文章来源:城市金融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