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

新一轮债转股为何“签约多、落地难”

发布时间:2018-11-09 09:02:23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提出多种政策方案缓解企业债务压力,具体包括鼓励企业并购、公司治理改革、推广证券化、改善债务结构、债转股、允许更多企业破产、鼓励股权融资等,标志着政策推进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序幕拉开。

  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今年将围绕27项工作要点推进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将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工作要点中明确,将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两年过去了,市场化债转股怎么样了?其推进进展如何?实际的落地情况如何?目前仍面临哪些困难?

  签约多、落地少

  近年来,我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在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一定程度上导致债务风险上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工作的决策部署,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政策推进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拉开序幕。

  2018年6月24日,央行向5家国有商业银行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5000亿元资金;鼓励银行使用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充分体现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的债转股项目,但“明股实债”、“僵尸企业”债转股除外;鼓励相关银行和实施主体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项目。

  今年8月8日出台的《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主要就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等六个方面作了后续的任务安排,对部分任务明确了年内完成的期限目标。再来看看债转股的落地情况。自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来,政策层面的推进不遗余力,市场化债转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辽宁省、重庆市、河南省、甘肃省、陕西省、广东省在内的多个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债转股工作,配合本轮债转股政策落地。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的信息,截至今年6月底,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达到了17220亿元,到位资金3469亿元,涉及109家具有发展前景的高负债优质企业。从已签约的项目看,银行及所属实施机构签约的项目占比超80%,资金到位占比也超过70%。

  根据统计,今年上市公司实现债转股共20多家,合计金额约为560亿元。在这些上市公司中,金融机构方面的债转股青睐于国企,且大都规模庞大。如中船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合计实施了102亿元的债转股,中国铝业中国中铁等债转股项目也都超过了100亿元,而民企则因参与资本有限,规模不大,引入外界资金的能力弱,降杠杆效果有限。

  另一方面,尽管债转股整体签约规模大,但落地规模仍待提高。截至今年5月底,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签约项目金额共计约1.6万亿元,落地资金约2300亿元,落地率仅14.38%。而央行在今年6月24日的降准中要求国有五大行用于市场化债转股释放的5000亿元,截至今日仍未启用。

  困局原因何在?

  按此速度,即使把目前所有签约金额落地,也需要7年。而截至去年底,全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约为100万亿元,资产负债率约66%,如要把国企负债率降至50%,约有25万亿元的债务需化解。显然,目前债转股的速度远不如预期。因此,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措施,促进债转股落地。

  问题到底出在哪?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造成市场化债转股“签约多、落地难”困局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对债转股标的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缺乏合理预期,从而导致参与机构观望情绪浓厚,筹集债转股资金困难。

  孙彬彬认为,债转股本身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这与银行对稳健经营的要求有天然的不一致,同时,很多企业本身竞争力存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