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12月25日,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又添新工具。
紧随其后,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行计划发售至多人民币400亿元的永续债,以补充其一级资本,从而成为国内首家发行永续债的银行。随后,《中国经营报》记者向中行方面求证,了解到,今年6月底,中行股东大会批准了发行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目前该行在持续研究有关发行方案。
“近年来,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明显增大。一方面,表外资产回表、核销处置不良资产等对银行资本占用和消耗上升;另一方面,银行盈利增速放缓以及资本市场回落等使银行内源和外源融资渠道收窄。因此,如何加快补充银行资本、推动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如是说。
根据2012年原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及其过渡期的安排,到2018年末,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分别少1个百分点,即10.5%、8.5%和7.5%。
仅从今年12月的情况看,12月3日,贵阳银行公告披露拟定向发行5000万股,再融资不超过50亿元。12月13日,公告拟发行不超过 400 亿元优先股,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随后17日、18日、19日3天,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集中披露了各自再融资的获批情况。其中,平安银行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60亿元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兴业银行拟通过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亿股的境内优先股,募资不超过300亿元;华夏银行拟通过定向增发方式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5.65亿股,募资不超过292.36亿元;交通银行则拟公开发行不超过60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
据天风证券统计,2018年初到12月中旬,上市银行已经发行资本补充工具(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可转债及定增,不包含首发上市融资)融资超过3840亿元,融资规模较大,略低于2017年超过4500亿元的融资规模。
“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可以有效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提高一级资本的充足率进而提高资本充足率,促进‘2018年底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1.5%,其他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0.5%’的监管目标实现。”温彬认为,永续债发行可以解决银行长期资金的来源问题,促使银行业务和资产规模的有序扩张,提升效益;还可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损失吸收能力,增强风险抵御。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介绍道,其他一级资本的成本较低,早年我国还没有优先股和永续债,需要全部用核心一级资本去构成一级资本,但如果能通过发行优先股募集其他一级资本之后,便可以减轻核心一级资本的压力。目前,我国银行发行优先股的量还不大,大部分银行只能用核心一级资本去满足全部一级资本,这显然是抬升了整体资本的成本。“今后,待优先股、永续债更加方便后,多用它们来补充其他一级资本,而可少用核心一级资本。”
温彬还补充道,由于永续债可计入权益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自身杠杆,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