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对银行股的观点:19年估值已触历史新低。
新增社融同比为负,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同时市场担忧未来隐含的民企贷款资产质量,另外加之上周市场传闻不断,而且美联储加息中国定向降息,从而无论是流动性还是宏观面、行业面都是层层重压。银行板块开始补跌,3Q形成的相对收益开始锐减。与此同时,估值却再创历史新低。18/19年老16家PB达到0.73/0.65,即将来临的19年的估值再创历史新低。从而我们判断银行股估值下行空间已经小之又小,安全边际极高。
上周银行股有较大幅度的下跌,没有获得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上周有市场传闻,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至少,要求“适度控制”利润增速,同时要求对民企贷款定价要“适度降低”。受次影响,招行、常熟、宁波等业绩高增长银行股在上周受到较大冲击。对此我们认为,消息是否属实尚且难辨,但行业监管政策和银行盈余管理间需谋求平衡,短空长多。在19年经济下行期,银行需18年增加拔备计提夯实抵御风险能力。尽管短期EPS有下行风险,带动股价下行;但是中长期风险减轻,为未来留足安全垫,也是有利于19年行业基本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行业利好,地方专项债加大发行量,或将置换城投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透露出较多政策指导性信息。包括: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占比;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
预计2019年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可期,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力度上也会有所加大。从风险的角度,地方债风险也会有所降低,利于商业银行估值。在货币政策上,一方面,对稳健的要求从“保持中性”转为“松紧适度”,另一方面重点是要疏通货币政策的创导机制。我们预计2019年的货币政策将重点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问题,而非融资贵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又是如何破解小微、民企的资金可得性和银行“惜贷”现象加剧的矛盾。其中,银行的信贷支撑是一个方面,但同时非标融资渠道的放开也是关键的一环。在政策加大民企信贷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民企信用风险实际上也会相应降低。
创设政策工具,呵护实体与银行。上周,央行新创设TMLF来“定向降息”鼓励银行加大对民企、小微的信贷授信,同时也额外增加了1000亿的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以以往MLF相比,TMLF用途更有正对性、成本更低、期限也更长。虽然这一措施并非全面降息的信号,但能够提高银行在民企、小微业务中的收益。目前国内通胀率较高,汇率市场也需保持稳定,全面降息的宏观条件实际上并不具备。从而央行通过特设的TMLF来实现既不降息又呵护银行和实体的目的。
再融资集中获批,补充资本金,增强银行放贷能力。近期有较多银行的再融资项目取得新的进展,包括交行、中信、平安的可转债,华夏银行的定增,兴业的优先股均收到了证监会的核准通过,而浦发的可转债也已经获得银保监会的核准,预计在19年1Q就能够发行成功,这部分合计规模达2352.36亿元。其一、部分银行有资本金的缺口,补充资本金才有助于按排明年信贷计划;其二、而且明年1Q可转债、优先股、定增都将正式发行完成,尤其是可转债转股价格较具优势;其三、随着再融资规模较大,但对A股市场影响有限。定增参与资金主要是大股东,而优先股和可转债的资金主要是固收类资金,对二级权益市场资金的“抽水”影响较轻。
从国际比较来看,国内银行股估值已处于低位,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银行业ROE稳步回升,PB将逐步提高。我们的测算显示:18年行业ROE合理中枢为13.5%-14%,随着政策逐步托低经济,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会有改善,股权融资成本率会改善,对应的PB合理中枢预计有望提高到1倍左右。目前老16家上市银行18年PB只有0.8倍,估值优势显著。
重点推荐标的
每周一股:浦发银行(风险出清和零售溢价;拔备已充足,但净利润增速低,被“窗口指导”概率低;估值优势显著,18/19PB为0.61/0.54。)
12月重点推荐:常熟银行(高NIM、低不良率以及零售业务优势;三季报显示息差环比回升,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32%,上市银行最高,估值被低估;市值较小,可以获得效果的估值溢价)
中长期重点推荐:工行、优质银行股、平安、宁波、上海银行;浦发、民生;常熟。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