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市场和监管的共同推动下,整个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对于银行科技应用与金融创新发展,民商智惠董事长梁笛近日在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期间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认为,谁能更好地把“金融产品”和“场景”结合好,搭建“有温度”的线上电子银行渠道,谁就会走得更远。
“电商场景+金融”十分必要
过去十年,整个银行产品被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十年前,消费者在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用银行卡在线下POS机进行消费。现在,许多事情都被一个小小的手机所取代。电子银行渠道是必然选择。谁不做,谁将来就会失去客户。
“银行需要有高频刚需的营销场景。”梁笛说,互联网金融的下半场,持牌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未来无疑会成为主角。银行十几年前开始做电商,那时主要是积分兑换,现在需要搭建场景,电商场景与金融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些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搭建非金融服务平台、生活圈平台方面已经有了探索,比如中信银行的出国金融、光大银行的云缴费等。非金融服务的差异正显现出来。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相比,国内区域性商业银行在架设电子银行渠道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缺乏网点和品牌知名度、金融产品同质化等。区域银行最迫切需要什么样的场景?
在梁笛看来,区域性商业银行需要的场景可以分为两类:第一,要有高频的非金融服务平台,比如购物平台、话费充值平台,也可以是线下吃饭的优惠券平台。不论是什么平台,必须得有。第二,需要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高频刚需入口。这个高频入口不一定是全国性的,就是用户本地的,比如缴学费、公积金等必须要到某某银行。
新消费场景的创造应该具备什么特点呢?梁笛说,第一,场景要接地气。比如,民商智惠的客户宁夏银行在银川上线一个9.9元抢拉面的卡券功能,平时平均卖20元到30元一碗,每天早上放出500张。但是用户每天为了抢那500张券,至少有5000人打开APP,用户活跃度大幅提升。寻找接地气并适合本身需求的一个场景就够了,其他场景也可以都配上,小而全,比如话费充值、电影优惠等。
第二,为了拉新客户、促活跃度或者卖理财产品,每个金融机构都会配营销活动,这时场景就成了营销工具。比如,理财的收益率不能随便加,但买理财产品可以赠送电影票,小而全了之后,可以为场景和金融做营销推广。
银行需要有高频刚需的营销场景
在梁笛看来,不管是手机银行、直销银行、信用卡等,电子银行都需要有“温度”。这个“温度”从哪里来?非核心业务可以和外界的互联网巨头、科技公司等合作。
梁笛说,民商智惠正帮助银行不断搭建有“温度”的渠道,这包括SaaS型基础电商平台、生活缴费及卡券平台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