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磨刀霍霍。
“我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出差了,一直在北京总部坐镇,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一家大行的资管部总经理见到记者的第一眼,便大吐苦水。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的出台,让这家大行的理财子公司筹建正在上演“加速度”。
随着上周末《办法》的正式出炉,商业银行筹建理财子公司将有章可循。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已有近20家商业银行披露拟设立理财子公司,且有多家银行拟于近期向银保监会正式提交筹建申请。
然而,拿牌照只是第一步,之后还有更多问题和挑战需要直面。
多家银行资管部人士向记者坦言,眼下急需明确与解决的是“新老交替”过渡期内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人员如何转岗或切割、存量产品与存量资产如何处理等。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仍有待于监管部门的进一步明确。
原班人马何去何从?
近20家银行已披露拟设理财子公司的公告,这还不包括有想法、未公示的。
今年以来拟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
其实,早在《办法》出台之前,银行就已开始运筹帷幄。据记者了解,部分银行已开始对资管事业部进行组织架构改造,推进资管业务独立运营和风险隔离,为设立理财子公司做准备。
备受业内关注的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多脱胎于银行现有的资管部门,一旦“转轨”,现有资管部人员会全部转岗至新的理财子公司?还是只有部分人员划转过去?
多家银行给出的反馈是:要等监管明确批示。“我们正在跟监管层沟通这个问题。”一家银行资管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同时需要明确的细节,还包括:投资账户究竟以产品名义开户还是以管理人名义开户?存量产品和存量资产如何处理?
“银行的理财产品数量众多,若以产品名义开户,工作量较大。而对于存量产品和存量资产,银行可以自主选择,留在原资管部门,抑或转至理财子公司。”
已在市场上高调圈人
除“新老交替”过渡期内一些细节有待明确之外,银行在设立理财子公司方面,还将直面三个挑战,即核心系统搭建、新产品研发和团队建设。
从记者采访到的进展来看,在核心系统搭建方面,多数拟设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基本是在现有的资管部门系统上改造升级而成,并不是从零搭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银行的压力。
在新产品研发上,按照多位银行资管部人士的说法,优势与短板清晰可见。相较于其他资管类产品,银行在理财类货币产品上有收益率优势,但缺乏在股票型理财产品上的经验。
相较之下,销售队伍和投研团队的建设是难点。“预计一开始银行理财子公司主要依赖母行的客户群,未来会慢慢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一家银行资管部人士说,投研团队会先用从原资管部挑选投研人才组建团队,同时从市场上招聘。目前,不少银行已经开始高调地从市场上圈人。
根据《办法》,银保监会在收到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材料后,会在四个月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书面决定。“预计明年一季度,将陆续有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的消息,最快将于明年四季度正式开业。”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记者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