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银保销售误导抬头 14家银行“吃”罚单

发布时间:2018-12-03 09:43:19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一直以来,监管部门对银保销售误导行为常抓不懈,但在高佣金诱惑下,依然有银行员工铤而走险。最近,北京银保监局筹备组连发2张罚单,剑指银保违规乱象。上证报记者统计发现,年初至今,共有14家银行因银保销售误导等违规行为收到罚单,总计被罚金额为572万元。

  在银保误导问题上,监管部门一直是“零容忍”态度。记者统计发现,年初至今,包括邮政集团(含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天津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14家银行,合计收到28张“银保违规”罚单。

  从罚单数量来看,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和天津银行各领4张罚单,邮政集团领3张罚单;从罚单金额来看,14家银行共计被罚572万元,其中平安银行被罚得最多,罚款金额79万元,其次是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被罚63万元和58万元。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银行被罚的原因,除了存在混淆产品类型、夸大产品收益、隐瞒产品情况的销售误导行为外,还有银行在未取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便从事保险代理业务,更有银行在客户数据上“动了手脚”。此外,还有银行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以杭州联合银行为例,该行在2017年向客户宣称某款产品保单满3周年,保底年化收益率为4.6%至4.8%,事实上该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为3%。此外,该行还在2017年的客户活动中,向投保人赠送积分,积分可兑换油卡。

  银保渠道缘何成为保险违规重灾区?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对记者表示,银保客户往往是有理财需求和支付能力的,他们更关注保险产品的“收益”,这易导致销售人员夸大保险产品的收益或对风险讲解不足。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保险违规乱象频频出手,加大处罚力度。银保监会还通过完善保险公司服务评价、推进保险服务标准化建设、抓好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制度落实、研究制定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细则等,从正面引导、反向倒逼、过程跟踪三个角度督促保险公司提高服务质量,杜绝销售误导。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