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间,工商银行(601398.SH)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160亿元设立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待核准)。同在这一晚,农业银行(601288.SH)也“官宣”成立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不超过人民币120亿元。
至此,在27家具有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中,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内的20家银行均已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或资管子公司)。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11月29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行合计拟出资不超过530亿元,其中建行为150亿元,中行为100亿元。加上已经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16家商业银行,合计最高出资资本金达1170亿。
注册资本动辄百亿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背靠银行母公司,在资金和渠道上的优势不言而喻。
被普遍认为对资管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和巨大冲击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将会如何搭建架构开展业务,是目前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事情。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获悉,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初见雏形。多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重要目标,是将银行表外等业务进行梳理剥离以满足监管标准。目前,有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就固收交易等多个岗位寻求人才,展开筹备工作。
拼抢赛道
10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对银行理财子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做出详细规定,其中包括允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不设置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金额,允许子公司发行分级理财产品等规定。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主体身份的确认,以及上述细则出台给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获悉,宣布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多数银行已经进行了内部的人员、组织架构和资管业务的调整。如招行、工行等部分银行在发布公告前就已在市场上就理财子公司的投资业务和固收交易等岗位进行了一轮招聘,目前部分人员已到岗。
一家已设立理财子公司银行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我们内部已经完成了公司化改制,将原有资管业务部门整个移到子公司,现有银行资管的存量产品也会被带到银行理财子公司。”
该内部人士同时透露,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存量产品接到理财子公司后再做安排,目前还是理财子公司刚刚成立的初级阶段,业务的重点还是会延续之前业务,主要考虑到对以往的客户风险偏好和目前的人员组成等因素。“现在我们理财子公司还没有在市场上挖人的动作。”上述内部人士表示。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将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挖人”的重点领域。
有某公募基金产品部人士对记者透露,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员陆续拜访多家公募基金学习经验,其实想物色合适人选准备挖人。
另有公募基金内部人士表示,按以往经验,目前整个银行体系的薪酬结构与基金公司的薪酬结构仍存一定差距,但未来差距可能存在基金公司向下,银行体系向上的双向靠拢。该人士透露,“此前部分市场化的股份制银行招了一些人,因为薪酬结构问题,特别好的请不动,请去的人因为银行资金体量特别大,管几百亿规模的产品,由于缺乏管理这么大规模资金的经验,突然承受非常大的压力,也存在能力和价格层面上不匹配的状况。”
而在尚未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中,据记者采访获悉,有部分银行表示目前已在筹划理财子公司或正在走申请流程。
公募的担忧
面对“含金汤匙出生”的理财子公司密集设立,不少公募人士表达了对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担忧。
“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消息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一位银行系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担心总行设立子公司后在渠道上会影响我们的基金销售。”
有公募基金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因背靠母公司资源、具备固收业务优势、投资范围广泛等优势恐将对公募业务带来“抢生意”的危险。
天弘基金固定收益机构投资部副总经理姜晓丽认为,“银行可以直接面向客户及融资企业,在渠道及资产端有优势。而基金公司在净值化产品的管理上具有较强的投资策略和择时能力。未来只有在投研实力上有比较好积淀的公司,充分发挥净值化管理方面的能力,才能够跟银行有互补的需求。或者基金公司另辟互联网等第三方渠道,不靠银行渠道,这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在渠道端与银行理财的竞争。如果说完全跟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去搞同质化竞争,那基金公司优势并不大。”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销售人士表示,“银行还是在固收方面具有更多优势,加上政策规定可以配置非标资产等,固收业务方面可能对我们造成的压力更大。”“在资管新规的背景下,理财子公司未来主要是承接过去银行体内的理财业务,其职能与公募基金趋同。”天弘基金的基金经理王昌俊认为,过往这几年,虽然公募基金的固收产品的规模发展较快,但是更多分流于潜在的银行负债资金,如果未来公募的固收产品缺乏特色,未来发展的前途并不乐观。而短期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刚刚成立,在净值型产品管理能力方面或还有所欠缺,在投研能力上同公募基金相比仍存在差距。
王昌俊认为,现在可以看到银行理财大多数的新产品更多集中于偏类货币的产品上,相比而言,对于偏净值型产品的发行与销售,趋势还是比较缓慢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认为,由于理财子公司成立运营、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才储备均需要一定时间,可能短期内对市场不会造成较大影响。长期来看,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模式成熟以后,会对基金公司及公募市场的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火拼”还是合作
从产品形式上,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公募基金的确在进一步趋同;但在部分银行人士看来,公募机构和理财子公司的正面“火拼”还为时尚早。“银行理财的客户主要是那些买带有预期收益率产品的人,这些人的风险偏好很低,很难容忍亏本或产品净值的回撤。”东北地区一家国有大行人士坦言,“资管新规之后,银行首先要做的是挽留这部分客户,那么在投资端也必然是首先倾向于固收、同业以及非标这些领域,这也是银行的优势。”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中短期内与公募机构之间开展的合作反而可能多于竞争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