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全球银行体系合规压力加大

发布时间:2018-11-29 09:55:06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11月28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19年)》(下称《报告》)指出,全球金融监管延续趋严态势,银行体系合规压力不断加大。

  具体看,《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面世并实施。《报告》指出,这一版本强化了对信用风险暴露的分类,丰富了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风险驱动因素,优化了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计量办法,提出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附加杠杆率以及内评法风险权重输出下限等监管要求。

  在《巴塞尔协议Ⅲ》指引下,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普遍实施了更为审慎的监管标准,银行体系日趋稳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全部27个成员都已实施更严格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流动性覆盖比率要求和留存资本缓冲要求;其中26个成员实施了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并针对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采取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未来,《巴塞尔协议Ⅲ》将持续对全球银行体系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报告》指出,“大而不能倒”是危机以来金融监管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2018 年,针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得到强化。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修订G-SIBs评估办法。新办法修改了跨境负债定义;在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指标体系中引入交易量指标,将保险子公司的风险敞口、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指标分别并表纳入G-SIBs关联性和复杂性考核;扩大信息披露的机构范围;提高针对G-SIBs最高3.5%的附加资本缓冲要求上限,规定可根据G-SIBs系统重要性得分情况增设第六组或更高组别,并实施更为严格的附加资本缓冲要求。

  另一方面,《报告》判断,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TLAC)即将产生较大的监管压力。2015年11月,FSB通过了TLAC原则及条款。该条款要求G-SIBs的TLAC资本在2019年1月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16%和表内外风险暴露的6%;在2022年1月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18%和风险暴露的 6.75%。与此同时,条款还要求TLAC债务资本占TLAC资本的比例必须在33%以上。

  《报告》指出,从2018 年G-SIBs的资产负债表来看,由于在融资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别,美资、日资和中资G-SIBs面临较大的TLAC资本补充压力。

  G-SIBs自救和可处置融资计划措施框架得到完善。2018年,FSB分别发布“自救执行原则”和“可执行处置计划融资策略”,对G-SIBs在执行恢复与处置计划中的两个关键环节进行规范。

  其中,自救是指通过减记或转股方式将债务资金转成资本吸收损失的机制。“自救执行原则”对G-SIBs在信息披露、估值能力、交易机制、法律制度和制度安排方面提出更高监管要求;可执行处置计划融资是指陷入流动性困难的金融机构的融资安排计划。“可执行处置计划融资策略”要求G-SIBs具有计算资金缺口和执行融资策略能力等。

  2018年1月1日,金融工具会计准则9号(IFRS 9)在全球范围内正式实施。《报告》指出,相较于过去的国际会计标准39号(IAS 39), IFRS 9对金融资产进行了重新分类,银行基于摊余成本法计量的资产数量减少,而基于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资产比例增加。这一变化加大了权益项的波动,对银行资本管理将产生影响。另外,IFRS 9提出了前瞻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该方法使银行拨备数量上升,对盈利产生侵蚀效应。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