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江苏银行联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主办的“2018年规范监管和金融科技下的网络银行新发展论坛”在宁举行。来自主办方相关领导、全国各大城商行、农商行等近60家金融机构以及知名互联网公司的网络金融专家齐聚论坛,共论规范监管和金融科技背景下网络银行的新发展之道。
麦肯锡英国伦敦办公室大数据专家宋宇千以《中国银行业新一代的数据战略和创新》为题,结合国内外银行的一些调查案例就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方式方法做了介绍。
宋宇千表示,大数据业务在一些银行的应用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落地,发挥效应,而是出现了诸如数据无法规模化生产,数据无法有效使用等问题。
他指出,金融科技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变化就是技术迭代十分迅速。他举例说,通过了解ATM机和信用卡等银行历史可以发现,那时的技术迭代速度是以10年、几十年为单位,而现在人工智能每三个月就是一代,这种新技术迭代的周期跟银行技术革新已变得前所未有的快。
在大数据落地方面,宋宇千做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这几年在银行做访谈,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大家关心问题不再是大数据如何好,而是大数据应用如何落。
他总结了大数据应用在银行金融科技方面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立洞见,80%的国内银行还是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产生价值;第三阶段是从产生价值到规模化;第四阶段是以大数据为基因,决策每个环节的支撑和组成部分。
数据如何规划化才能形成有用的大数据呢?宋宇千认为,首先,数据应该应用在各个业务条线,各个部门;其次是建立平台,业务条线上下游被整合一个商业平台,一个大数据平台,而且横向零售银行方面,他们有业务数据分析可以打通。他以反洗钱为例,强调了各业务条线打通数据的必要性。
他认为,规划大数据战略需要重视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业务为驱动,落实业务效果;结合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大数据技术框架;以价值导向经营和治理大数据;建立合格的商业准则和文化。
关于生态圈和开放银行,宋宇千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银行做生态圈不要盲目,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来做,中国的银行结合自己的优势开展B2B、B2B2C业务,而不是跟互联网一样。第二,银行在用户转化和数据积累方面不占优势,需要注意和优化;第三个是明确打造生态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客户体验,提升客户黏性,最大化客户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