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长沙银行发布上市后首份三季报 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18-11-01 15:40:43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K图 601577_1

  作为A股“新兵”,长沙银行(601577,SH)日前正式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三季报,交出一份漂亮“成绩单”:

  经营效益方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29亿元,同比增长10.18%,经营结构不断优化,经营效益稳定增长。

  资产规模方面,总资产较年初增长10.01%,主要业务持续增长,业务结构更加稳健。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为1.31%,资产质量基本稳定,拨备覆盖较为充足。

  资本充足性方面,资本充足率为12.66%,较年初提高0.92个百分点,资本实力增强,资本充足水平良好。

  顺应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监管政策指引,长沙银行坚持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深度服务实体,持续深耕本土,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8% 经营结构不断优化

  经营效益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1.65亿元,同比增长13.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29亿元,同比增长10.18%;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同比增长10%。

  长沙银行的营业收入主要由利息净收入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构成,二者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4%。其中利息净收入为84.82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1.14亿元,同比大增48.28%。

  值得一提的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10.96%,同比提高2.55个百分点,这说明长沙银行的经营结构不断优化。

  长沙银行利息净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主要原因在于生息资产的快速增长。

  该行利息收入主要来自贷款和垫款、债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投资类资产。得益于上述资产的较快增长,长沙银行利息收入保持较快增速,同比增长14.71%。长沙银行的利息支出主要来自同业负债和客户存款。

  此外,长沙银行净利差、净息差多年来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也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2015~2017年,长沙银行净息差分别为3.03%、2.64%、2.67%;而同期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2.55%、2.23%、2.08%。

  也就是说,2015~2017年,长沙银行净息差分别高出上市银行平均值0.48个百分点、0.41个百分点、0.59个百分点。

  对于原因,长沙银行表示,由于该行付息负债中存款占比较高、吸收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较高,使得该行付息负债的成本率较低,资产端贷款和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较高,使得该行资产收益率较高。由此看来,长沙银行净利差与净息差较高,具有合理性。

  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同比增长,使得长沙银行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也实现两位数增长,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

  2018年前三季度,长沙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4.75%,处于同业较好水平。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最主要的一个指标,体现公司运用股东资产创造收益的能力,长沙银行盈利能力较强。

  资产规模增长10.01% 业务结构更加稳健

  从资产规模来看,数据显示,长沙银行2018年前三季度主要业务持续增长,业务结构更加稳健。

  2018年9月末,长沙银行资产总额5176.22亿元,较2018年初增加470.78亿元,增幅为10.01%;客户存款余额3404.9亿元,较年初增加38.49亿元,增幅1.14%;客户贷款与垫款余额1892.58亿元,较年初增加397.34亿元,增幅26.57%。

  由此可见,长沙银行总资产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因于该行客户贷款与垫款的增长,表明该行主要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发展势头良好。

  同时,2018年9月末,长沙银行客户贷款与垫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为36.56%,较年初上升4.7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长沙银行的业务结构更加稳健,资产结构更加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

  从资产构成来看,长沙银行的主要资产为客户贷款及投资,客户贷款及投资产生的收入也是该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所指“投资”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类投资”等四项资产类科目。

  2018年9月末,长沙银行客户贷款及投资占该行总资产的比例为86.43%;2017年末,长沙银行该比例为82.97%。据统计,2017年末,A股上市银行客户贷款及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值为81.37%,城商行平均值为81.24%。

  不同银行因业务资质、经营区域、风险偏好、业务开展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同资产的占比有所差异,总体来看,长沙银行的资产结构总体与上市城商行保持一致。

  长沙银行客户贷款及垫款增长迅速,其中公司贷款是该行的优势业务。

  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长沙银行在公司金融领域竞争优势明显,拥有坚实的客户基础;凭借品牌、网点、产品等优势,中小微金融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构建了稳定且广泛的客户群,公司银行业务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长沙银行先后推出“长湘贷”“租金贷”“订单贷”“长湘汇”“融意通”“税e融”等一系列线上线下产品,构建了特色化、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有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资产质量基本稳定 拨备覆盖率高达252.14%

  资产质量方面,2018年9月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5.6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1%,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资产规模较快增长的情况下,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仅为1.31%,信贷资产质量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事实上,近年来,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资产质量良好。2015~2017年,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2%、1.19%、1.24%。而根据公开数据,2015年、2016年,湖南省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1.9%。

  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优于湖南省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贷款率。对此,长沙银行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该行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在符合财政部、银监部门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的情况下,该行采取应核尽核的政策,对部分坏账呆账进行核销;二是该行一直坚持保质保量,强调风控能力建设,加强从信贷业务全流程把控风险,强化风险管理,完善风控制度,更加重视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及客户还款意愿,该行贷款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尽管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上升,但该行一直坚持保质保量,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优化资产质量,同时增加有效投放,使不良贷款率基本保持稳定。

  更为难得的是,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认定标准较为严格。通常使用不良认定偏离度来衡量银行的不良贷款认定标准,不良认定偏离度=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一般该指标小于1,代表不良认定标准严格。

  2017年末,长沙银行不良认定偏离度为84.26%,而同期上市银行不良认定偏离度平均为98.4%。因此,长沙银行是在不放松不良贷款认定标准情况下,实现了资产质量的稳定。

  与此同时,长沙银行2018年9月末拨备覆盖率为252.14%,贷款损失准备充足,拨备覆盖率水平较高。

  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长沙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远高于监管要求,拨备计提充足。

  资本充足率提高0.92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水平良好

  资本充足性方面,2018年9月末,长沙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66%,较年初提高0.9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6%,较年初提高1.1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4%,较年初提高1.14个百分点。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截至2018年底,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应分别达到7.5%、8.5%、10.5%。

  由此可见,长沙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已提前达标,分别高出2018年底监管标准2.16个百分点、1.36个百分点、2.3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截至2018年9月末,长沙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一级资本净额、总资本净额分别为300.62亿元、301.07亿元、386.79亿元;风险加权资产合计为3054.47亿元。

  2018年9月26日,长沙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公开发行3.42亿股,募集资金合计27.34亿元,有效补充了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水平。长沙银行当时表示,这对于提高该行综合竞争力、保持长期稳定的盈利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另外,长沙银行净利润持续增长,资本内生能力也较强。此前,长沙银行成功发行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也充实了长沙银行的二级资本,提高了该行的资本充足率。

  长沙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较好,增强了该行的运营实力,提高了风险抵御能力,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得益于中部崛起规划下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政策,以及自身经济的内生动力,近三年湖南省GDP平均增速8.2%,居全国第九。立足湖湘,长沙银行已发展成为湖南省规模领先的法人金融机构,并积极打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县域金融和智慧金融四大特色战略品牌,走特色化、精准化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