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市场经过前几年的野蛮生长,目前呈现量价齐跌的局面,众多空气净化器厂商正在逐步退出市场。奥维云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空气净化器线上销量为45.6万台,同比下滑33.8%;销售额为7.9亿元,同比下滑39%。而今年上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的零售额为58亿元,同比下滑29.5%,创下各家电品类在2018上半年的最大降幅。整个空气净化器市场显现出一片“凉凉”景象。
市场大幅萎缩行业洗牌加速
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广州市内家电卖场看到,卖场内空气净化器产品只有飞利浦、美的、松下、TCL等六七款产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空气净化器并不是他们的主推产品,在北方卖得比较火。
空气净化器最好的时代出现在2013年-2014年。那时,空气净化器产品在消费者眼中充满了神秘感,也吸引了众多新品牌进入。数据显示,2013年空气净化器的零售量、销售额较上一年增幅高达130.6%和162.7%。2014年,市场规模扩大,购买力逐渐稳定,但零售量和销售额仍然保持35.7%和31.7%的增幅。
但随着空气净化器家庭拥有量的提高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北京等主要城市空气净化器的销量开始逐年下滑。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24.9%,2018年上半年零售额为58亿元,同比下滑29.5%。
前几年空气净化器市场的“野蛮生长”,导致市场上充斥着不少假冒伪劣产品。行业人士指出,过去空气净化器行业涌入了太多投机者,品牌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大量数据显示,我国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合格率并不高,大多数是质量一般的低端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大家能看到的空气净化器品牌有几百个,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非常低。”某知名空气净化器企业的CEO坦言。
随着行业发展步入成熟期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提高,空气净化器市场已经迎来了一场大洗牌。此前带着投机目的前来的投资者纷纷离场,一批实力欠缺的中小型企业也遭遇寒冬。有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10月,空气净化器品牌数量由两年前的816家降至530家,有超过35%的品牌退出了空气净化器市场。
净化器“标注值”乱象丛生
空气净化器虽然市场巨大,但厂家的蜂拥而入,让整个市场并不太“洁净”。今年3月,北京市消协公布了50个网售空气净化器比较实验结果:共计26个空气净化器存在问题,占总数的54%。其中,未达到“合格级”能效水平的有14个样品,另外有7个样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五分之一的问题涉及产品的宣传与实际不符。
在品牌众多的空气净化器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宣称空气净化性能优异。对空气净化知识稍有了解的消费者应该知道,购买空气净化器主要是想除掉室内甲醛及PM2.5细颗粒物,而净化器的CADR值则是这一能力的衡量标准。
然而,厂家注明的净化器标注值是否与实际测试值相符呢?对此,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专家分别对价格相当的国产和国外空气净化器CADR值进行了专业测试。从测试结果看,无论是去除PM2.5颗粒物还是去除甲醛的能力,国产品牌在前三名中均占据两位, 而测试中的某些外国品牌没有公布CADR值,却用了这样的宣传语来表述其除甲醛性能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