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民企座谈会上,谈到了政策执行方式的问题。政策执行方式本质上是一个多维思维维度问题。正确的救援民企方式,需要多维度入手,一切从实际出发,一阵风,一刀切,则难免事与愿违。
民企发生的困难,表面上是资金问题,实质上已经不可避免地牵涉到股权问题。当很多民企包括民营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为了解决资金困难已经将几乎全部的股权都质押了出去的时候,一旦发生所质押股权面临爆仓的危机,就真的有可能倾家荡产了。这时候,国有资本伸出的救援之手,如果同时也顺势而为地裹挟着股权转移的要求,尽管从法律上或者经济关系上来说,无论如何似乎总是可以说得上顺理成章,但是,能让人一点也不产生“国进民退”的疑义么?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国资救民企,既然是真心的救,就应当按照习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那么,在此之前,有些地方国资部门和国企在解救此类民企股权质押风险的行动中已经主动地或半推伴随地所接受了的民企转移的股权又该怎么去看和怎么办呢?对此,刘鹤副总理不久前也有过一个非常实事求是的说法:一些前期通过高负债扩张较快的民企,由于偏离主业,在流动性上遇到困难,国有银行或者国有企业进行帮助甚至重组,是帮助民营企业度过难关,恰恰体现国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我认为是好事,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好了,国有资本可以退出。反过来,如果国有企业遇到困难,也可以通过民企积极参与提高效率。
当前,参与救援民企行动的各路资金越来越多,但也存在有必要多维度具体分析的一些具体问题。大水漫灌,看起来声势很大,实际上却救不到点子上。有时候,一对一的点灌滴灌,效果反而不一定比大水漫灌差。尤其是可谓及时雨的对小微企业免税。其实,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除了通常所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之外,营商成本的居高不下或才是企业活不下去的一大问题。有识之士认为,优化营商环境迫在眉睫。政府要改进管理,在救民企的时候,更要设身处地去帮助企业改变自身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要知道,什么融资成本、税务成本,土地成本,物流成本、用工成本,等等,有哪一项是企业自己想避免就能避免得了的呢!当前营商成本的“五高”现象如果依然还是居高不下,中小民企尤其是小微企业想要活下去,也没那么容易。政府不作为,企业想有所作为也无能为力。政府管理部门先行改进自身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真正拿出给企业减负减负再减负的决心和行动来,设身处地的解忧排难才能提升民企信心,企业才有可能心无旁骛干实业,一身轻松向前进。
其实,千亿也好,万亿也好,如果一味地把救市资金体量上的大当作救市力度的强,也未必是实事求是的。以证券业协会所发起的券商资管计划为例,以何种形式来化解股权质押危机,之所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目前国内券商整体杠杆倍数依然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券商资管计划一旦投入股权质押风险解救行动,相当于做了第一棒股权质押业务之后,又接下了第二棒,传不下去的风险会很大。券商如何才能不使自己也陷入股权质押风险的泥淖,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个难题显然不能靠等因奉此的死脑筋,而需要大智慧。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