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体育消费 融入生活

发布时间:2018-11-15 09:23:19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双11”的体育消费,既是市场需求的集中释放,也是大众体育意识不断提升的客观反映

  刚刚过去的“双11”,中国社会的消费潜力再一次令人惊叹。与其他领域一样,体育领域的电商市场也十分红火,根据阿里体育公布的数据,天猫淘宝两大平台的体育消费总额突破60亿元,合计成交人数达2000万。对比去年同期,总额增长17.6%,人数增长11.4%。

  在千亿元级的总成交额中,体育消费的所占比重或许并不显眼,但其增速不可小觑。2013年,同平台“双11”体育消费总额只有12.9亿元,5年间增长到60亿元,个人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的贡献有目共睹,体育在百姓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仅有量的提升,更有质的改变。鞋帽、服装等实物型消费向服务型、参与型消费的转变正在形成。据统计,跑步和户外门类成为亮点,连续两年在成交额和消费人数两个维度占据前两名。对消费者来说,线上预约健身课程、购买比赛门票已是“基本操作”。追求身体健康、提升生活品质,是体育需求结构升级的结果,也为体育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旺盛的体育需求与供给侧良性互动。健身习惯的养成,运动人口的增加,为传统体育制造业带来持久稳定的体育市场。而且,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帮助下,更加清晰的消费者“运动肖像”被勾勒出来,年龄构成、运动习惯、项目偏好等市场信号被商家及时掌握。互联网,将体育消费端和生产端更好地融合起来,本土体育品牌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不少创新型业态也应运而生。

  “双11”的体育消费,既是市场需求的集中释放,也是大众体育意识不断提升的客观反映。体育产业开始向务实和理性回归,与之伴随的是大众消费意识、健康生活习惯、运动品位的建立和涵养。体育产业融入大众生活已是大势所趋,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