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天猫还不叫天猫,叫淘宝商城。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那一年,有了天猫双11的叫法。彼时,他们或许还没想到,这个商业性的“人造节”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商业社会中的一个标志性时刻。
2017年天猫双11全天的成交额,是1682亿,昨天,达到这个数据只用了15小时49分39秒。
阿里巴巴集团CEO逍遥子曾说,每年双11都有人问他:“今年的双11预计能做到多少?”“我的回答是,我从来不预测数字,这是一个正常努力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们为未来积累了什么,我们为未来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能够让未来走得更好。”
十年天猫双11,难道只是一场剁手狂欢?当然不是。这背后,是消费升级,是世界扁平化,也是新消费时代的开启。
消费者通过电商
抵达理想生活
双11在变,消费在变,消费者也在变。
十年间,国人餐桌消费已发生巨变,进口生鲜从原先的遥不可及、价格高不可攀,到如今已成为国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今年双11开场后1小时内,加拿大甜虾卖出283万只、澳大利亚牛排137万片被抢,墨西哥牛油果卖出14万个……一年一度的双11,也集中反映了过去十年中消费品类的结构变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品质、品牌溢价买单。
报告数据显示,从2013走到2017年,双11中十大行业成交金额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服饰鞋包虽然一直是成交最多的大类目,但在近5年的双11中,这一品类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更多的成交金额被分配到了3C数码、家装家饰、美容护理和更多细分品类上。
除了消费者年龄结构的变化外,“剁手党”的地域构成情况也在十年间悄然发生改变。从2013~2017年双11参与情况来看,低线级城市的消费人数占比一直处于稳定增长中,三四线地区用户也深入参与到消费升级的浪潮中。
正如逍遥子所说,“互联网让全世界透明、扁平地呈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这是所有合作伙伴对于中国进口、中国消费市场感兴趣的重要原因。”
从最初的电商大促活动,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双11不仅为全球商业力量提供舞台,更诠释着“消费”二字背后的价值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