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9)日上午,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分组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7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上月底,有关被审计单位已按要求上缴及归还财政资金99.15亿元,调减工程投资25.94亿元。
据了解,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7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提出了明确要求。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格对照审计“问题清单”,在规定时间内把各类问题一一整改到位。市政府将审计整改纳入市级党政机关和区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逐条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审计查出问题中大部分得到了纠正和整改,有关被审计单位已按要求上缴及归还财政资金99.15亿元,调减工程投资25.94亿元。对尚未整改到位的事项,目前相关单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针对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发现的问题,市政府出台了市级预算管理办法和市级重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部门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推进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化、精细化,从严从紧管理“三公”经费,清理上缴结转结余的存量资金,各区县政府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强化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针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各区县政府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取消或变更行政审批事项197项次,强化“先照后证”市场主体监管,督促367家市场主体办理了经营许可证;加快推进污染防治任务进度,推动106家污染企业搬迁、关闭或整治达标,125处污水处理设施已完工或投入使用,14段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切实解决去产能相关问题,4户企业补缴了职工社会保险费或给予一次性补偿。
针对职业教育、义务教育、扶贫、残疾人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峡后续工作等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的套取挤占挪用和滞留截留补助资金、部分项目未达计划进度等问题,各区县通过及时拨付、追回财政资金、加快项目进度等方式积极整改。对涉及体制机制、行业管理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性文件,将建章立制与查纠问题相结合,将审计整改与推动改革创新、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通过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实现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
(文章来源:华龙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