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断供潮致法拍房激增?

发布时间:2018-11-19 13:01:36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近日,深圳楼市惊传“断供潮来袭,法拍房七折甩卖”的消息。事实上,当前的法拍房起于至少两年前的诉讼。两年前,楼市火爆,与断供一说几乎毫无关联。法拍房虽然在当前冰冷的楼市中显得优惠多多,但这里面也是门道复杂,险象环生。

  各地数量激增

  在各地“房闹”抗议降价的喧嚣声中,楼市整体入冬已是不争的事实。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无论是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城市,二手房市场已迎来全面降温。作为风向标的北上广深,10月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9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楼市拐点隐现,刚需客如何突破市场价,甚至突破限购,买到最便宜的房子?不少业内人士给出的答案是法拍房。

  新金融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北京、深圳、杭州、天津等地的法拍房确呈激增态势。11月16日,记者登录阿里司法拍卖平台看到,当前全国法拍房数量高达979248套,其中拍卖正在进行中的就有9019套。近百万套的法拍房市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房地产要素。

  惨淡的金九银十过后,北京的楼市已是强弩之末,法拍房却备受关注。截至11月16日,阿里数据显示北京有多达5252套的法拍房。占据“头条”位置的,是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号院一套60.69平米变卖房产。在变卖周期还剩13天的情况下,该房产已引发12218次围观,41人设置提醒。新金融记者看到,该房产评估价为423.69万元,变卖价338.95万元,加价幅度5000元,相当于打了8折。

  值得一提的是,该房产所在小区基础设施条件较优,距北京地铁1号线玉泉路站约1.2公里,周边分布有永辉超市、家乐福超市、玉泉路小学、中国武警总医院、招商银行等。计划参与竞拍的“北漂”李桦(化名)对新金融记者表示,这里距西四环中路五棵松桥西北约2.4公里,生活配套设施较为齐全。“最关键的是,变卖房产可贷款,对我这样的刚需客而言诱惑巨大。”

  相对于“仅仅”便宜100万元的一般法拍房,在京参与法拍的购房者对四合院更为青睐,因为省钱额度可达数千万元。8月15日,一套建于1949年、位于东城区寿比胡同15号的458.9平米四合院启动司法拍卖,其市场评估价为1.04亿元,楼面单价高达226560元/平米。引人注目的是,此处四合院首拍价为8317万元,较评估价低近2100万元,引发超3万人次围观,475人设置提醒。不过,其较高的价格仍导致流拍。9月28日,该四合院起拍价降10%至7486万元,经历17轮竞价后以8046万元成交,相当于评估价的77%。

  在一线城市深圳,法拍房市场同样热度惊人。深圳法拍房公司广安居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全市法拍房共2100套,今年已达2800套左右,增幅为33%。特别是近半年以来,深圳法拍房增加了50%左右,成交率达到91.99%。新金融记者了解到,通常情况下,法拍房的首拍价格预留了30%的空间给市场操作。如深圳有客户以490万元拍下了市场价750万元的房产,刺激了更多购房者参与竞拍。

  最早上线法拍房的新一线城市杭州,也是绝对热点区域,目前显示的法拍房数量达到25390套。阿里拍卖联合诸葛找房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0月杭州二手住宅挂牌价跌至38248元/平米仍乏人问津,1939套的成交量更是创下一年最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线上拍卖住宅以均价25523元/平米受到追捧,成交量164套是常规交易市场的近10%,平均溢价率也回升至20.79%的较高水平。

  天津方面,1月15日至11月15日,状态为“已结束”的法拍房数量达2616套,较去年同期的1721套大幅增加52%。其中,河西区友谊南路与左江道交口东南侧泉水园一套174.37平方米房产,评估价660万元,起拍价仅370万元,吸引了2600次围观,62人设置提醒,5人报名。在加价幅度为10000元的条件下,该房产经过多达87轮的激烈竞争,最终成交价接近468万元。

  与断供关系不大

  2016年7月,在距天津市区30公里的静海团泊湖南岸,来自河北沧州的王强(化名),从亲友处东拼西凑了20万元首付,“押宝”圣水湖畔小区一套100平米房源,均价约6600元/平米。按照他的预测,2017年7月该房源均价便能破万,一年时间可净赚40万元。

  谁料随后楼市调控不断加码,圣水湖畔的房价根本无力上攻,王强被2017年3月底一夜消失的客户彻底打蒙。当年6月,圣水湖畔二手房价格已回落至7047元。仍对房价反弹抱有期待的王强咬紧牙关,一边还着每月3000元的房贷,一边应付亲友的讨债。

  2018年,圣水湖畔房价一路走低,月薪只有6000元的王强终于顶不住了。为了尽快止损,他以50万元的价格将房产“亏本”出售,谁知三个月来没有等到一个看房者。

  11月16日,新金融记者以购房者的名义来到圣水湖畔,我爱我家的经纪人强力推荐了此处房产:“房子你放心,肯定不是凶宅,也没有债务纠纷,降价这么多就是因为业主快还不起月供了。如果再卖不掉,他只能断供了,房子也会被银行收走上线司法拍卖。”

  新金融记者调查发现,如今的静海楼市,早已不是两年前随意加价的卖方市场,团泊湖边的部分项目在环境、配套上的缺陷,进一步导致房源无人问津。周边居民坦言,在这里购房的多是京冀投资客。“他们拿到钥匙后再也没有露过面,就是赌一波大涨。如今市场不景气,很多做短期投资的人手上有好几套房,供不起的房子就只能拍卖了。”

  如王强一样背负巨大还款压力的投资客对法拍房的激增,确实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也有媒体指出,其中不少房源来自于还不起月供的投资客。“随着楼市进入深度调整期,他们的资金链断裂,只能将房产拍卖还债。”也有观察人士指出,2008年各地特别是深圳曾出现过断供潮,法拍房增加与楼市投资投机需求密切相关。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法拍房中不乏断供房,但若说是断供引发了法拍房激增,则有些危言耸听。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半年来深圳法拍房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年内加大了司法网拍的推广力度。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在天津的法拍房源中,断供的只占少数,多数是债务纠纷,“企业房源尤其住宅类企业房源很少,绝大多数均为个人房源,但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断供导致房源被拍卖,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数据。”

  一般情况下,民间纠纷、司法没收、贷款违约等情况下房产会成为法拍房。而按照一般流程,当期待拍卖房源至少是两年前的诉讼,不可能当下断供法院马上就查封拍卖。2016年10月4日,深圳正式加入本轮楼市调控大军,此前的2015年是深圳房价高歌猛进的一年,那个阶段大批房源断供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一些观点认为,深圳法拍房数量增加是断供潮带来的,这也不符合事实。而对于法拍房来说,这永远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它可作为经济走势的风向标,但绝非是房价趋势风向标。

  与此同时,链家中介人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并没有明显感受到出现了客户断供的现象,另一方面,购房客户一般十分重视征信问题,不会轻易断供,市场也还远未到会出现大量断供的情况。

  由于今年以来深圳通过网络司法拍卖房源的现象在增加,因此得到的关注也更多,不能简单以司法网拍房源增加来衡量房地产市场。中原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客户出现断供的情况较为极端,并不多见。”

  收房清场难

  法拍房并非这一两年才有的新鲜事物。

  事实上,早在2012年,淘宝司法拍卖平台就已经上线。只是当初进驻的各地法院较少,知名度不高。随着各地区县等较为终端的法院纷纷进驻,网上司法拍卖平台法拍房才真正地曝光在每一个普通百姓面前。

  目前,全国铺开的限购政策,让很多人一夜之间失去了“房票”,同时也衍生了许多与“房票”相关的灰色利益行业,费用几千至上万元不等。加上新政细则迭出,不断查漏补缺,所以,破解限购的方法也越来越少,越来越难。

  而法拍房,则是为数不多的合法避开限购的渠道之一。目前除北京外,其余各大城市均未对法拍房实施限购。也就是说,购买法拍房,可以游离于政府的政策之外,不限购。

  不过,新金融记者翻查最具代表性的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发现,参与网上司法拍买房源目前仍是围观者多,参与者少。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显示,10月份进入深圳司法网拍的房产案例有26起,其中有6个撤回,最终成交15起,每起显示的报名人数普遍只有2人,最多只有5人,甚至有几起无人报名竞拍。

  另根据乐居的数据显示,面积大小也直接影响着房源流拍的几率。据乐居不完全统计,在10月流拍的54个法拍房中,有41个房源的面积超过130平米,占比74.5%。有参加过法拍房竞拍的网友曾表示,自己在挑选法拍房的过程中,首先要看的便是房源面积的大小,太大的房子基本都会放弃,因为总价难以接受。“无论这套房子单价有多诱人、位置有多合适,面积的大小才是我最终做出选择的关键。”

  有业内人士指出,司法拍卖的房源虽然价格相较市场价有优势,但后期的潜在风险也不小,加上现阶段市场下行,购房者也谨慎了很多。

  不过,司法拍卖的房源最终成交价普遍还是比市场价低10%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