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温州大道,坐落着温州火车站和温州汽车南站两个交通枢纽。每天,这条街上车水马龙,从各地而至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从这里走入温州城。有心人不难发现,就在这两个枢纽之间七百米的道路两侧,分布着20道“门”,它们就是位于火车站前地下空间的温州大道第一商业街的出入口。
这个“盘踞”于城市地下、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的商业中心,平时迎来送往,作为商场使用,在战争等特殊时期却能够发挥特殊作用。
温州市人防办副主任胡希良介绍,温州大道第一商业街兼顾人防,严格按人防工程等级、A级防火标准设计施工,还具有防地震、抗打击的防灾减灾能力,供城市居民在特殊时期进行掩蔽和战略物资储备。
据悉,在温州这片民营经济热土上,这项兼顾人防的工程是通过引进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政府并没有出资。项目的实施,再次体现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创新精神,也是“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在温州的具体实践。
高质量打造“平战结合”人防样板
东起温州火车站站前公交枢纽站出入口,西至汽车南站主入口的站前路段的地下空间部分,“埋”在温州大道下的第一商业街,占据了这座城市最繁华的一隅,堪称全温州最“热”的700米。
走进该商业街,每一道门边都张贴着“临战封堵”的醒目标识,“隐藏”在商铺之间的水泵房、排烟室、配电房……无不彰显着这个看似普通的地下商业空间担负着不一般的“使命”。
“平时按规划功能使用,战时无条件按人防需要作为人员临时隐蔽场所使用,并服从人防部门管理、配置。”在该项目的批复文件中,明确项目为地下空间商业用地,是“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
时光倒回2014年2月,该项目破土动工,在沿海地区特有的淤泥黏性土中,打下成排的钢筋混凝土桩。工程克服了施工条件恶劣、地质结构复杂、管线迁移困难等众多不利因素,一期工程于2015年11月建成并试营业,二期工程完成于2016年10月并试营业。
作为该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温州明大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益友坦言:“我们在新疆、甘肃、内蒙、湖南、贵州、浙江等多地成功开发建设了多个人防工程项目,相较而言,温州的工程难度最大,所需的时间更长,成本也比别处高出一倍以上。”
据了解,该商业街共有经营商铺七百余间,有效带动了2500多人就业。为温州市民提供了一个新的购物场所,成为了一个集餐饮、休闲、购物、娱乐多功能为一体的地下商业中心。
“原来火车站附近环境脏乱差,路上人车争道,交通很不便利。项目工程代政府建设了3条24小时过街通道、16个出入口和2个下沉式广场,改善了该路段的交通拥堵状况。”胡希良介绍道。
他还表示,作为商业项目、人防工程、公益项目和战备项目,该项目的建成具有多重意义,既提高了温州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又提升了温州市整体防护水平,同时借机优化了城市环境,还增加了税收,促进了人员就业。
“温商回归”创立“军民融合”典范
引进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人防工程,并和商业开发有机结合,实现了政府不用出资就建设单建式大型人防工程,这是温州市委、市政府加强“军民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温州大道第一商业街是温州市第一条人防地下商业街,同时凝聚着温商王益友反哺家乡的“赤子之心”。
据悉,王益友是温州乐清人,也是国内最早开始地下人防工程及地下商业项目开发建设的人。1998年以来,其创建的公司积累和拥有了丰富的人防工程建设经验和专业化团队。
“能取得今天的一点点成绩,可能得益于温州人骨子里天生的禀性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