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密集摸底调研数千亿民间投资项目加速启动
提振实体将迎最大力度政策推动
一大波为企业解困实招将至,民间投资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
近期,高层密集发声提振民营经济,从国务院到国家部委,从中央到地方,从金融、财税到工信等领域,新举措不断出台。从业内获悉,包括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在内的宏观部门,开始密集启动对经济运行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情况的大规模摸底调研。提振实体将迎来最大力度政策推动,一大波为企业解困的实质性举措仍在路上。
同时,数千亿民间投资项目正在加速启动。专家预计,伴随政策利好效应不断显现,投资项目加速落地,民间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将呈现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高层密集发声多管齐下提振实业
11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切实做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并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提出,中央财政对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担保费率等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奖补。
近期,银保监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等宏观部门和组织的负责人密集表态,聚焦民营企业融资、税负、营商、准入等环节中的痛点、难点,加大力度为企业解困、扶持企业发展。
地方层面,多地“真金白银”出实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例如广东省正式发布“民营经济十条”,重点围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新举措。江苏省推出28条为企业减负的政策措施,预计可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减负600亿元左右。
“本轮提振实体经济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较为罕见,充分反映了中央对振兴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总体来看,本轮政策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聚焦实体经济企业的痛点和难点,比如融资难融资贵、税负负担高、行政效率低等;二是聚焦实体经济面临的跨领域、跨市场、跨行业问题,综合施策,形成政策合力,比如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从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多管齐下;三是注重增强政策预见性,通过及时采取对策,有利于提升政策的边际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内外部环境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信心和预期受到影响,近期出台的系列举措恰逢其时,有效提振了企业信心。政策举措既针对当下精准发力,又更加注重货币、财政、信贷等政策的统筹协调,同时主动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提升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新一轮民资项目推介加速开启
“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进一步调动了民间投资积极性。”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