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中部一个交通不便、资源有限的小城,到如今拥有铁路开放口岸、空港口岸的国际化商贸城市;从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发展40年不断创新突破,从改革寻求动力。义乌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的缩影,更是中国全球化、融入世界的缩影。
“咬定市场不放松”成就全球最大小商品之都
“义乌就是市场的海洋,你有多大能力就能游多远。”商人朱悦来1998年从卖帐篷起家,如今他已经拥有一家有自主品牌及研发团队的知名户外用品企业。
伊朗商人哈米是常驻义乌的外国客商之一,他非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新义乌人”。如今他的公司分布伊朗、法国和中国,业务也做到了加拿大、美国和欧洲。
在义乌,“鸡毛飞上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伴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小微企业成长计划、“个转企”等一揽子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截至今年9月底,义乌市场主体总数已突破43万,占全国千分之四,是全国县域范围内市场主体数量最多、结构最宽、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
义乌的发展并非“莫名其妙”。早在1980年,当时40岁的冯爱倩为寻找生路,冒着投机倒把的罪名,偷偷摸摸地在县城摆地摊。想不通的冯爱倩将当时的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堵在了县委门口,责问政府为什么不让老百姓摆地摊。
1982年9月5日,在经过大量的调查之后,义乌县委做出了一个当时被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