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消费升级成为中国主基调 跨境电商丰富消费新选择

发布时间:2018-11-07 17:56:18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中国在全球新增消费市场的比重不断提升。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态势下,消费者收入得到明显提升。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品供给的日益丰富,消费需求也将得到持续的释放。

  近日,由德勤中国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全球零售总额的约25%。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在内的10个中国城市,已经进入全球100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行列,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消费市场的关注。

  消费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零售市场有望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特别在全球新增消费市场的比重正在不断提升。”德勤亚太消费品与零售行业主管合伙人张天兵表示,该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进口消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与洞察,从而为海外品牌进军中国消费市场提供参考。

  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的角度来看,2018年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贡献率自2014年开始便持续上升,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的地位更加显著。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2010~2016年间中国进口消费品的占比一直维持总进口额的10%以上。这充分显现了中国消费者对进口消费品的旺盛需求。

  开放政策助力进口发展。进口消费品降税力度加大,自2015年以来,中国多次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以2018年7月的降税看,其涉及1449个税目,平均税率由15.7%降为6.9%,平均降幅50%以上。降税范围不断扩大,降税的品类也以消费者日常热衷海淘的商品为主。“关税的下调在短期内并不会直接影响到进口消费品的价格上,但政策的倾斜带动的是需求和供给方对进口市场的积极性。”张天兵表示,这一利好将帮助供应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扩充更丰富的细分品类,而消费者也将购买到品类更加丰富和价格更合理的进口商品。

  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两条路径

  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进口消费品市场品类不断增加,消费者日常消费品的选择也更加丰富。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日化、钟表、衣服、家居、食品、文教用品类进口消费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幅。其中,日化品和母婴类的奶粉进口是促使使消费品增长的两大重要品类,分别增长48.6%和40.4%。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国民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强,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并获得持续发展。

  《报告》对于海外品牌进入中国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从目前看,国外的零售商或者品牌可以借助两条路径进入中国,即传统的一般贸易模式和新兴跨境电商模式。与一般贸易作对比,跨境电商在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政策支持下,对于进口商品的准入要求更低,能够帮助外国商品直接便捷地触达消费者,最关键的是大大缩减了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周期。同时,借助电商平台的资源优势和大数据分析,品牌企业将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消费者,并及时地进行营销、渠道和产品端的调整,这将极大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整体规模达到7.2万亿元,全年增长近32.2%。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下,中国在网络零售市场的消费潜力,将更加具有前瞻意义。张天兵分析说,对于全球品牌来说,通过跨境电商模式进入中国,不仅仅是市场的拓展,也需要通过更多的数字化手段来与消费者实现对接、互动并且及时准确高效地满足消费需求,及时融入到中国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

  中国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局部长喻敏指出,中国国际商会一直致力于促进对外经贸合作。近年来,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消费者收入明显提升,消费需求得到持续释放。推动扩大进口,助力消费升级,也成为国际商会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一批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相关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又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并且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还在持续的开放。一方面中国有关进口消费品降税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中国政策继续鼓励跨境进口电商等新型业态。”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高红冰表示,在过去几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自由、开放、通用、普惠的新型全球贸易平台,不仅来自全球的亿万消费者可以“全球买”,全球千万中小微企业也可以实现“全球卖”。如此,由全球中小企业以及年轻人推动的新一轮全球化,将主要借助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实现更普惠、更可持续的全球化。

  消费者青睐“爱美丽”、“爱健康”、“爱家庭”三大品类

  《报告》分析,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涉及健康、安全、绿色等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已经成为购买这些产品新的重要渠道。同时,消费者对进口消费品需求的不断增强和逐渐加大的开放力度将有助于进口渠道的扩充和流通环节成本的下降,而这将促进符合国内消费需求的更多品类进入中国市场。

  《报告》显示,从进口品类看,美妆护理、食品保健品、母婴用品是拉动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三大主营品类。2014~2015年,母婴用品是中国消费者最先开始尝试跨境电商购买的品类,当年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主打商品皆是奶粉、纸尿裤。2016年以来,消费者的需求逐步从满足生活必需向提升生活品质的方向发展。2016年天猫国际销售额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类是美妆,2017年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类是数码家电。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集中体现在“爱美丽”(美妆、服饰等)、“爱健康”(保健品、食品等)、“爱家庭”(数码家电、家居用品等)三大品类上。

  “随着消费者购买体验的持续提升,进口消费逐步走向常态化,消费者在店庆、购物节等大促期间集中购买的比例越来越低。通过对历年新用户的观察发现,在尝试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进口商品后的几年,新用户的客单价、人均购买过的品类数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张天兵分析说,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购买进口商品的习惯逐渐养成,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在一般贸易之外增加了一条高效的渠道,代替了部分海外消费,同时创造了巨大的购买需求,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产品选择。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