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北京市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最新发布的《北京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未来,北京公立医院院长、副院长人选将有望探索开展全球化招聘。同时,将试点医院领导年薪制。随着一系列改革的推进,北京公立医院朝着现代化管理更进一步。
有望迎来“洋院长”
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指出,《方案》是北京进一步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对北京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现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调动公立医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到2020年,北京将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推动公立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简而言之,通过《方案》的实施,将促进北京公立医院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更大活力、更高运行效率,最终让患者感受到更高的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更有保障,成本费用得到更好的控制。
具体来看,《方案》围绕完善医院治理机制、健全医院管理制度和加强医院党建三方面,提出25项重点工作,其中在全球化招聘、建立公众参与委员会两方面,北京为全国首创举措。
钟东波介绍,《方案》强调了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增补丰富了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推进公立医院院长、副院长(含总会计师)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适应医院管理科学化、现代化需要。同时要扩大选人用人范围,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适时探索全球化招聘。
钟东波表示,全球化招聘医院的领导人员,代表了一种世界眼光和首都的标准。目前,在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开展全球招聘,未来不排除将出现外籍院长等。“足球都有‘洋教练’,公立医院不排除来个‘洋院长’。”钟东波说。
对此,医药专家赵衡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这是对现阶段医院管理制度的一次有益探索,在引进世界优质人才的同时,也对传统公立医院的管理理念、方法进行优化,由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步转向精细化。但赵衡同时也表示,“招人并不困难,难在我国如何能够真正接受这种管理模式,整个制度的建立还需要多年时间。”
试点医院领导年薪制
在扩大公立医院领导人员选拔范围的同时,北京还将试点对医院领导人员薪酬实施年薪制,以此拓展医院领导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方案》提出,要“开展公立医院领导人员年薪制试点,根据岗位目标和任务要求,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阶梯化的公立医院领导人年薪制,领导人员年薪标准实施动态调整,并探索通过公共财政渠道予以补助。对长期从事医院管理并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领导人,可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实际上,公立医院改革已进入薪酬改革的深水区。去年年初,人社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提出,鼓励公立医院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探索实行年薪制,薪酬水平应高于所在医院平均薪酬水平。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医院可以探索实行目标年薪制和协议薪酬。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据了解,自《意见》印发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除西藏外其他省份的改革试点城市也先后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过去写文件,经常把院长的薪酬跟员工的薪酬放在一块。这两者的性质与主体其实是不同的。”钟东波此前曾表示,医务人员的工资问题是内部管理问题,而院长薪酬是治理问题,两者主体是不一样的。给医务人员发工资的是公立医院的管理层,而给院长发薪水的则是政府或者办医主体。“目前存在权力下放过度的问题,比如管理层薪酬确定”,钟东波表示,以院长为首的管理团队作为代理人,其薪酬必须由委托人来决定,即必须由政府或政府办医机构来确定,而不能由代理人自己确定。
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认为,院长代表政府来管理医院,薪酬就由财政直接拨付,和医院收入没有关系。但是政府对院长要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的结果要和核定医院总的薪酬水平挂钩,用这套机制让院长回归到他代表政府来管理医院的角色上来。
钟东波分析,目前公立医院院长薪酬存在激励不足,有些院长薪酬还不如其在临床岗位高,而另一方面,对院长薪酬的约束也不足,缺乏明确目标标准、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实行年薪制,可以合理确定医院院长的薪酬待遇。
多位专家指出,我国一直存在公立医院院长收入不透明问题,试点医院领导年薪制,可将院长收入公开、透明,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也有观点认为,院长年薪由财政单独拨款,具体金额的确定将受到多方制约,年薪定低了,则失去了正向激励作用;年薪保持现有高水平可能激化社会矛盾。
健全绩效考核制
未来,北京还将不断健全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方案》提出,在市属、区属三级公立医院全面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并作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统筹管理医院经济工作。加强与改进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开展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工作。强化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监督,推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同时,严格控制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10%。
此外,北京将定期组织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领导人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并公开评价结果。
据介绍,北京市医管局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公布绩效考核结果和排名,对各医院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分析,各医院对照绩效考核报告进行整改。同时还设立了“绩效考核奖励专项经费”,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考核奖励经费发放挂钩,并直接与医院党政主要领导的管理挂钩,当年考核成绩为最低等级的,对党委书记、院长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为最低等级的,对党委书记、院长予以免职。
北京市医管局自2011年成立以来,对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进行探索。考核不对医院的业务量和创收情况进行考核,而是对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效率、成本控制和社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患者满意度从2012年的85.96分逐年提升到2017年的92.6分。北京市医管局副局长吕一平介绍,“患者满意度”在绩效考核中占比最高。行风问题、医疗纠纷、安全事件都可能作为负面事件进行扣分。
在绩效考核的引导下,“京医通”预约挂号开展情况良好,截至今年九月底,通过京医通统一平台完成挂号总数1562万人次,预约患者的建议候诊时段精确到30分钟,市属医院总体预约挂号率已达88%,有效缓解了患者排长队问题。同时,医院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平均住院日从2012年的9.8天下降到2017年的7.44天,低于全市三级医院平均水平。门诊、住院费用控制较好,均低于全市三级医院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强调了医务人员“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提出健全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档案,探索建立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将医德表现与医务人员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和定期考核等挂钩。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