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公开场合以及推特上不断呼吁“终结巴黎气候协议”之时,中欧正在加强低碳发展的合作。
1月15日,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欧盟驻华代表团举办了一场联合研讨会,探讨中欧双方正在制定的气候战略,为中欧设定通往2050年及更远未来的低碳发展之路。
“通向气候中性之路同时也是通向加强繁荣和公平之路。”欧洲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司长Artur-Runge Metzger如是说。欧洲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副司长Tom van Ierland在这场研讨会上介绍了欧洲委员会就欧洲长期战略的提案和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的愿景。该项愿景涵盖了欧盟所有相关的政策领域,设置的路径也与《巴黎协定》的目标一致,确保全球升温控制在2°C内,并努力争取控制在1.5°C内。
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为向低碳和气候适应性经济体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全球性框架,邀请缔约方于2020年前提出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的发展战略。2018年11月,欧洲委员会发布了欧盟战略,即到2050年建立繁荣、现代、有竞争力和气候中性经济体的长期愿景。
欧洲委员会能源总司能源政策司长Megan Richards认为,清洁能源转型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更可持续方面来说是必要的。“欧盟渴望分享我们的方式,与其他国家联系互动。我们可以与中国合作,使脱碳路径成为现实。” Megan Richards。
目前,中国也在制定自己的本世纪中叶战略的过程中。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刘强在此次研讨会上发布了关于中国长期低碳转型的报告,介绍了我国的中长期战略愿景和在不同情境下的减排思路。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指出,欧盟率先发布了到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和战略。其战略思路、行动对策及政策保障都将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和借鉴,也将对全球实现气候适宜型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发挥引领性作用。
与会各位专家表示,中国和欧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伙伴,在脱碳过程中面临类似的机遇的同时,也经常面临类似的挑战,在设计长期战略时,双方可以取长补短、互融互进。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