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新办就2018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2019年的国资国企改革要紧紧围绕着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打好改革的攻坚战、歼灭战,加快推进改革举措的落实落地,力争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彭华岗说,这几年大家特别关注中央企业的重组问题,确确实实也是在这方面力度很大,做了大量的工作,重组的效果也在逐步的显现。应该说,重组整合是我们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深入推进。央企重组将如何推进?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大央企主业外的派生产业的专项整合,特别是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产业整合;其次,进一步加强央企的战略的重组;最后,加强战略重组以后的融合,主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
国企改革被认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而其央企的重组改革又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重点难点。国资委将央企重组作为重点,既是表示继续坚持改革的方向,也说明了自身工作的方向。但就过去几年来,央企战略重组乃至于整个国企改革的经验看,央企重组与国企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推动。
一般而言,政府对经济的发展调控手段有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但是具体到中国的发展经验,政府投资(国企)也是重要的手段,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发展调控手段。如果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由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投资很大程度是作为供给管理的一种手段而存在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投资往往是伴随行政手段的一部分,并不是独立的经济手段。在这种宏观条件下,造成了条块分割的特有制度现象,不同的国企主体属于不同的部门。成立国资委之后,其作为唯一的出资代理人,对国有资产行监督职责。国资委建立以来,对国企实施管人、管事、管资产,有力地促进了国企管理的规范化,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这强化了对国资的管理,也使得国资更好地保值增值并且服务于经济建设有了良好的基础。
国资委作为国资的出资代理人,仍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上,简化央企国企行为的交易摩擦,避免同质化竞争。其次,国资委对国企的治理结构进行督促改革,在现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整体的国企改革来说,已经明确了方向,即不断推进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总的原则就是要在强化监管、防止流失的前提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增强企业活力、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上来,要加快推进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能转变,完善出资人监督的权力和责任清单,依法落实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对于央企来说,2019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关键领域的重组与整合,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并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央企战略重组要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只有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生产效率的配置,才是成功的重组。
对国家而言,国有资产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本身的资本升值,管资产,而非管经营,这才是改革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央企国企的竞争力,使得国资保值增值,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推动国资参与市场竞争。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