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西安:努力实现营商环境“从跟跑到并跑、从并跑到领跑”

发布时间:2019-01-18 17:00:13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近日,记者从西安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18年,西安根据陕西省统一部署,同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经过一年努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2018年,西安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已突破50万户,人才吸引力显现,全年累计新增落户78万人,是2017年全年的3.1倍。2018年前三季度,西安全市生产总值5884.31亿元,同比增长8.2%,时隔38年再度跻身全国城市20强。在陕西省营商环境监测考核中,西安市连续排名第1位;普华永道公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显示,西安排名全国第6位。

  系统谋划、分步实施,细化方案、统筹推进

  从2016年底开始,西安细处着力,深入开展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着力改善城市投资服务环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均印制了五星级“店小二”的名片,主动靠前的服务意识在广大干部头脑中厚植深化。

  2017年3月,西安出台实施了户籍新政、人才新政、创新创业新政,“抖音”视频让西安成为新的网红城市,“西安最中国”的新名片充分展示了西安的新形象、新魅力。

  2018年,西安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招商项目落地年、追赶超越奋进年活动,对标世界银行指标体系,明确提出了打造“三化五最”即“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诚信最优、服务最好”营商环境的奋斗目标。

  西安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出台了《西安市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1+21+5+1”系列文件》,系统部署了西安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同时,西安理顺机制夯实责任,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纲的西安市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8个专项组和4个功能组,分别制定配套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

  西安明确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辖区营商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大力倡导“不抓营商环境是失职、抓不好营商环境是不称职、破坏营商环境是渎职”理念,有效汇聚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同时,西安坚持“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建立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成员单位专题研究解决,确保各专项组配合有力、高效运转。

  西安市委、市政府对营商环境的目标是“全省第一、全国最佳、世界一流”,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从并跑到领跑”的革命性转变。

  创新举措,全面提升

  一是聚焦重点环节,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成本。

  企业开办方面,开办企业由7个环节压缩至5个环节,平均办理时间由14.1天压缩至2.7天,企业开办申请材料由19件压缩至10件。

  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方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社会投资30天、政府投资50天。2018年第一季度西安在全省考核的95.9天,在二季度全省考核中已压缩至48.6天。

  不动产登记方面,西安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注销登记、异议登记、查封登记即时办结,一般类企业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个人类登记、企业类首次登记5个工作日办结。

  获得电力方面,低压用电由原有5个环节压缩至3个环节,高压用电由原有10个环节压缩至4个环节;平均可控接电时间由原来的14个工作日压缩至7.15个工作日。全年为企业节约电费开支2700万元。

  获得信贷方面,西安搭建“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全市农户信用评级信息系统”、“融资直通车”网上平台;对市级融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30亿元,试点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融资担保基金,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提供补助,规定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年化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

  纳税服务方面,“最多跑一次”事项由207项增加到了267项,148项涉税业务“一次不用跑”;上线“房产交易”办税系统,缩减涉税资料60%;全市所有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平均时长在5分钟以内。

  二是聚焦完善功能,不断提升利企便民水平。

  按照“只进一扇门”目标,西安制定出台《西安市区县政务中心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政务中心扩容升级,全市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完成构建。目前,全市已有5个区县级政务中心达到一级建设标准。

  2018年6月,西安建成投运“西安政务服务网”,着力建设“最多跑一次”改革项目,第一批圈定梳理高频事项104项,其中75项已完成标准化梳理、38项已完成精益化梳理。第二批事项梳理全面展开。

  2017年12月30日,12345市民热线平台正式投入运行。2018年8月,西安在此平台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专线。

  三是聚焦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西安市级38个部门审批事项统一进驻市政务中心,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西安在7个区县(开发区)试点设立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图章管审批”。西安市工商局推出“24小时自助办照系统”,同时,西安市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西安国际港务区创新“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大幅提高通关效率,为企业降低通关费用90%左右,获国务院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西咸新区的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2条创新经验获批向全国推广。高新区实行服务回归下沉,在社区、商场、企业聚集区设立政务服务驿站,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多管齐下、狠抓落实。

  西安制定出台全市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工作方案,采取长效督查和节点督查相结合、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及明查暗访等方式,发现整改难点问题,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先进经验现场会、“追赶超越”擂台赛、区县委书记座谈会等不同形式,在全市营造了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西安制定出台全市损害营商环境问责办法,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2018年已立案查处563起,追究问责1174人;制定出台《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专项考核工作方案》,每季度进行考核排名问责;同时还充分运用媒体监督,西安市电视台数档节目持续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及时曝光、问责、解决问题。

  聚焦“三化五最”目标,继续拿出硬措施

  西安市将在2019年里重点抓好相关工作,拿出硬措施,增添新动能,实现营商环境建设“从跟跑到并跑、从并跑到领跑”的革命性转变。

  西安制定出台了全市2019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年目标责任考核,建立重大事项联合督查机制,认真查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问题。出台打造“三化五最”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确保春节收假后实现“全城通办”“一网通办”。

  此外,西安还将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联合审批,全面实现“3050”西安模式;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制定镇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打造“PC端、移动端、自助端、实体端”四位一体的西安智慧政务“数小二”品牌;2019年6月底前西安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完成“综合窗”设置任务,2019年底前区县(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完成“综合窗”设置任务;加快推组建市级和区(县)、开发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机构,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