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亟需创新 信港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发布时间:2019-01-17 22:00:17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目前国内信用评级面临着行业准入门槛、商业模式不清晰、制度约束等,导致长此以往有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市场高度呼吁创新性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1月17日,信港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产品宣布上线。信港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毅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机制、治理体系的角度,描述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内信用评级市场制度约束的现状,并从技术、方法、市场和监管等角度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在服务于我国金融监管、市场构建中有着巨大的机会。孙毅认为,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面对中央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艰巨任务,因此,基于金融市场投资者对风险管理产品的迫切需求,信港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面对这样的行业机遇,信港从自身优势出发,基于金融市场投资者对风险管理产品的迫切需求,信港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定位于投资者辅助决策工具,涵盖投前投中投后一站式信用风险管理服务,涵盖了受评主体的工商信息、经营信息、财务概况、信用概况及外部信用环境分析,能够充分做到投前风险可查,投中风险可控,投后风险可预。

  据介绍,信港信用风险管理系统采用自主开发的ANP(AnalyticNetworkProcess)模型,其具有层次内各元素之间也不独立,层次之间有反馈、层次内部有依存等特点。目前,系统可以季度、年度为频率对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监测。据介绍,相比其他信用风险分析模型,ANP模型具有以下突出优势:强调行业周期波动分析、更准确地判断受评主体行业地位、更有效地判断企业资本或有风险,更全面地揭示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

  “国内信用体系建设和国内信用评级行业都到了一个窗口期”。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林钧跃在会上表示。他说,现有社会信用体系规划的时间是从2014年到2020年,2019年作为承上启下的一年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国内信用体系建设多方面工作的总结年,也同样是总结经验再出发的前起始期,这意味着国内信用体系建设潜在着新的机遇,信用评级市场作为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关重要。信港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出现等于制作了一个核心的芯片,也是一个新的技术,期待它的优良表现,这不仅是具有技术意义的,也有具有政治意义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周虹副教授则认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征信行业和信用评级行业将逐渐走向融合,她表示,传统意义上的征信是类似现在我们在做的一种主动行为,而以前的评级是一个被动的委托的评级,所以说从历史上看,似乎两个行业是分开的。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如国际上三大巨头资信评级对委托评级这种形式进行质疑以及国内评级事件的发生等多个事件为主动评级系统的升级和上线带来了机会,也使得市场逐渐认可这样的主动评级机会。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量化的基础越来越强,数据和结果出来的客观性也越来越得到认可,这为主动评级系统的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契机,信港背后股东强大的大数据技术能力让其未来充满着很多可能。

  信港产品的发布让国内债券市场迎来新星,其负责人表示,为市场提供有效的信息工具是产品设计的初心,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是产品的立身之本,也是市场的期待,未来希望成为债券投资者的得力助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