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随着我国老龄少子化以及小家庭化的快速发展,消费者不仅追求生鲜食品购买的便利化,也更关注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社区生鲜未来的发展应围绕五个方面,即从目前的购物便利化向促进健康饮食的方向转化;从简单的销售商品向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生活解决提案转化;从以价格竞争为中心向体验营销、情感营销转化;从向供应商“集货”向商品开发和构筑供应链转化;从向市场“集客”向建立顾客关系转化。
而陈立平提到的这几个方面,我们的邻国日本已经提供了“他山之石”。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第三只眼看零售》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社区生鲜报告》认为,日本是中国零售业对标的最优对象,中国和日本面临相似的人口结构变化,如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等。以日本为鉴将对国内社区生鲜业态的发展有所启示。
报告梳理了日本零售业1960~2017年的发展历程。日本生鲜超市小型化、社区化的趋势最早或可追溯到成立于2001年,主营生鲜和加工食品的百元廉价店“SHOP 99”。2008年罗森对其进行了收购,2016年更名为“LAWSON STORE 100”。2005年,永旺则在横滨市开出“MY BASKET”门店,主营食品生鲜。此后,丸悦、稻毛屋、东急等食品超市纷纷跟进,推出2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社区生鲜店。2017年11月,一直在郊区开店的八百幸也在东京首次开出都市小型店。
谈及日本的小型生鲜超市,已成规模并盈利的是永旺旗下的MY BASKET。截至2017年年底,MY BASKET已开出722家门店按每店年均2亿日元的销售估算,MY BASKET的销售规模在1500亿日元左右。
报告分析MY BASKET的开店策略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是低成本物业,选址大多在车站附近、商店街、住宅区、公寓一楼等,特别是便利店、药妆店、蔬果店、音像店等退租后的空置物业,租金成本较低;其次是小商圈策略,商圈半径300~500米,半径300米以内有1500~2000户家庭,门店之间距离600米以上即可开店。MY BASKET推算,如果500米商圈内的2000户家庭能占其15%的份额,门店基本可盈利;再次是集中开店,如东京都大田区有71.6万人口,面积约59.5平方公里,而MY BASKET在大田区已开有66家门店,这意味着平均1.1万人、0.9平方公里就有一家门店。
此外,就MY BASKET经营的品项数而言,虽然2000~3000个左右的数量只有标准食品超市的20%~25%,但其集中了高复购率和家庭消费占比大的商品。通过母公司永旺的POS数据分析,精选每个品类的“NO.1的品牌畅销品”和永旺自有品牌“TOP VALU”的商品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生鲜的日常所需。受益于自有品牌的价格低,但毛利高,如TOP VALU在品项数占比为仅40%,但销售额占比高达50%,MY BASKET的盈利是必然的。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