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2022年山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将达2.5万亿

发布时间:2019-01-17 18:00:13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日前,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重点实施“双环先行、两横两纵、多点转型、开放协同”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此举针对山东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层次较低、集聚效应不强、产业布局趋同、品牌优势较弱等问题,靶向施策色彩非常浓厚。

  《规划》明确,2022年山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2.5万亿元,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到2028年,改革开放50周年时,占比达到55%左右,初步建立起与一二产业发展相适应、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到2035年,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体系。

  优化行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根据《规划》,山东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扶强做优,节能环保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要不断壮大,发展质量更好、效益更高。而生产性服务业向一、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作用则日趋放大,与其他产业结合的紧密性日益提高,支撑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力度不断增强,行业融合协调发展的态势加速形成。

  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规划》要求,进一步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集聚区、园区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集团化、集约化、协同化发展水平,以提升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力。《规划》突出空间布局,进一步推动陆海资源互补、产业互动、错位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中心城市核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协同发展片区优势互补效应更加明显,转型升级区域实现跨越发展,产业体系更加完备。

  加大双环先行发展示范区和两横两纵融合发展区建设。。山东将充分发挥济南、青岛两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优势,突出两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中心城市区位和良好产业基础,以建设特大城市为目标,加快布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构建以济南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提升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省会环”。 《规划》强调,以青岛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提升服务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和海洋经济中心功能的“半岛环”。为充分发挥省内各市区位优势,山东提出依托济青、日兰、京沪、沈海等交通网络,以现代交通为纽带布局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实现交通主干道周边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全省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走廊。

  “多点转型产业升级区” 是《规划》一大亮点。按照《规划》,山东决定立足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深入挖掘发展潜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推进菏泽、济宁、枣庄、滨州、东营、临沂6市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新的增长极。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并加速融合的关键。据山东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目前山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仅占服务业的48%左右,与全国和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占比偏低,依然是经济发展的短板。但是,或许就是这块“短板”,将成为山东“奋起直追、后来居上”的一大动力和跳板。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