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庆熙报道近年来,浙江省兰溪市实验小学以“微目标”为抓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探索和实施“微”德育。
所谓“微德育”,是指以培育学生的基本道德和基础文明为目的,以从小事着手,从细节抓起为特点,以短小精悍为活动形式的德育模式,主要包括“目标微”“内容微”等方面。
“目标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国家的德育目标分解为细小的、可以操作的、能够实现的目标,使德育目标具体化;二是把德育的整体目标层次化和阶段化。
兰溪市实验小学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行动指南,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围绕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来展开学校的教育教学,全力培养“行正、心正、道正”的新时代小公民。一、二年级着重培养行正新时代小公民,要求学生会倾听、会尝试、会自理、会分享、有礼仪;三、四年级着重培养心正新时代小公民,要求学生会学习、会生活、会创新、会做人、有亮点;五、六年级着重培养道正新时代小公民,要求学生会求知、会共处、会生存、会实践、有担当。
“内容微”也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的切口小,抓住小节和细节,关注学生的“微需要”,解决“微问题”,重点培育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和最基础的文明行为;二是内容浅而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习惯养成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少讲大道理,多提细要求。为此,兰溪市实验小学的文明习惯坚持用十六个字概括:物放有序、面带微笑、排队行走、彬彬有礼。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牢记在心,时刻践行并逐渐养成习惯。
??下课前的一分钟礼仪。每天下课前,每班不是着急地离开教室,而是完成下课前的“三部曲”:一是清理桌面;二是凳子入桌;三是微笑再见。
与此同时,兰溪市实验小学还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微”处入手,让传统文化成功嫁接晨会课堂,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从《小学生守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等内容中找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再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出相应的“契合点”,两者结合确立特色鲜明的晨会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如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自律守法、友善仁爱、立志奋斗等。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