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广电建设。
1月16日下午,由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广东广电网络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的“智慧湾区数字生活”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合作建设暨U点4K新数字家庭产品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本次发布会上,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广电网络”)与32家合作单位重磅签订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广电建设,其中不乏华为、小米、英特尔等高科技公司的身影。
据悉,广东广电网络与华为的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网络建设、智慧城市、5G、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等项目上,而与英特尔合作更多涉及家庭智能网关、数据中心和物联网等方面。
会上广东广电网络同时发布了U点4K新数字家庭产品、新成果,根据该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将发展家庭智能网关用户600万,争取2-3年内,公司数字家庭收入规模达到30亿元以上。
借力湾区政策春风
从2009年完成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把“湾区发展计划”列为空间总体布局协调计划的一环,到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而在今年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强调,广东要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打造大湾区智慧城市群,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的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升级改造,建设超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
对此,广东广电网络公司董事长叶志容表示:“将以‘走在前列’的姿态再出发,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实现大湾区广电网络终端社会化,网络智能化,业务互联网化,形成布局合理、特点鲜明、互联互通、形态多样,可持续发展的大湾区智慧广电新格局,让人民群众畅享更加丰富、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承接大湾区政策东风,广东广电网络与两大互联网视频平台腾讯视频、爱奇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内容领域的深入融合和紧密合作,携手推进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化布局。今年,广东U点4K新数字家庭产品用户将收看到来自腾讯视频、爱奇艺的海量互联网视频内容。
此外,广东广电网络还携手香港有线、澳门有线、凤凰卫视(凤鸣文化),探索在文创产业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建设粤港澳文化交流渠道,透过三地电视节目交流,加强地区的文化荟萃,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窗口,依托智慧广电南粤云平台、智能媒体融合网络、智能家庭网关等智慧化基础设施,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水平,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推进智慧广电建设
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智能硬件终端和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智能家居作为消费互联网场景下最具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2020年需求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在杨力看来,5G智能新时代下,世界万物将被智能化连接和数据化描绘,互联终端连接数会呈现爆发式增长,智能终端和智能服务将迎来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广东广电网络在新数字家庭领域已经做好了用户规模、家庭入口及智能终端、网络能力、云服务和云运营等准备,“对于广东广电网络来说,新数字家庭既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也是一个巨大的金矿。”杨力表示。
记者获悉,在广东广电网络转型升级过程中,新数字家庭是主战场,而其今后将根据“七化”(IP化、光纤化、互联网化、移动化、网格化、云化、智能化)方向,“夯实基础,拥抱互联网,争取2-3年,公司数字家庭收入规模达到30亿元以上。”杨力说。
未来三年,广东广电网络公司计划发展家庭智能网关用户600万,通过终端置换等方式,将目前大部分高清双向用户升级为家庭智能网关用户。同时,广东广电网络将推进“云管端”一体化布局,五年内投资20亿元打造开放共享的平台,推进南粤云与其它平台对接;投资300亿元用于智能网络建设、投资100亿元用于智能终端升级;加快AI赋能,实现数字家庭设备的智能语音控制、智能场景匹配、智能体验优化。
杨力称,未来广东广电网络将推动“智慧广电”与平台、网络、技术、业务全面对接,大力推进智慧广电+县级融媒体技术服务平台,智慧广电+4K新数字家庭,智慧广电+乡村振兴、+农村电商,智慧广电+5G、+大数据、+IPv6、+AI等;充分利用已成立的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通过基金扶植和创新孵化,促进新数字家庭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