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未来城市样板”重任的深圳前海在近年来一直是热点关注片区,今年深圳两会期间也有不少关于前海规划的提案。在这其中,深圳市政协委员张少华带来的一份《关于广深沿江高速前海湾段下沉改造》的提案,将人们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了2013年年底全线通车的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的前海湾段。
这份提案建议将沿江高速靠前海片区的收费站北移,然后将横亘在前海湾区近3公里的高架桥做下沉改造,改造成地下隧道。为什么要将现有的高架桥改成下沉隧道?会不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一旦改完又有什么效果?
提案:将横亘在前海湾区近3公里的高架桥做下沉改造
南都记者在张少华的提案中看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正在报批的《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所确定的“前海中心”的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规划中的前海深港合作区将侧重区域合作,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区域中心,并作为深化深港合作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的核心功能区域。
2013年12月28日,设计早于2006年的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对于这条途经前海湾的高速公路的现状,张少华并不认可。他表示,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由此可见,在沿江高速设计及施工期间,是无法考虑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规划设计问题。“现在的沿江高速公路前海路段,将呈半月形的前海湾区整个‘封锁住’,无论是在景观层面还是片区未来建游艇码头等发展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张少华在提案中表示,“现今的前海湾区临海的一面横亘一条近3公里的高架桥,高架桥上还有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这不仅影响到前海片区的景观,还影响前海片区的海上通航,对前海片区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此,张少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表示首先需要将沿江高速靠前海片区的收费站北移,然后将横亘在前海湾区的高架桥做下沉改造,改造成隧道。张少华说,“如果技术上可以实现将这一高速公路路段以下沉的方式改造为海底隧道,那么前海湾整个景观和湾区未来的发展都会得到很大的改观”。
事实上,张少华并非第一位提出要将广深沿江高速前海湾段进行下沉改造,改建为隧道的人。但这一方案在可行性方面引来了众多争议。对此,张少华也直言,自己并非专业人士,“请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设计单位研究可行性方案”,他在提案结尾如是说。
现状:沿江高速规划早于前海规划
南都记者了解到,2006年开工建设的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连接广州、东莞、深圳三地,最初的修建目的是缓解既有广深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分流广深高速公路的部分车流量。对于深圳西部港口而言,沿江高速的规划也有助于较好地实现城市交通与疏港交通的分离,开拓西部各个港口的后方发展空间,提升港区整体竞争能力,夯实西部港区长远发展基础。
其中,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将作为西部蛇口、赤湾、大铲湾三个港区的疏港主通道;待建的南坪快速路二期作为辅助通道;兴海大道、妈湾大道则将作为西部港区、前海湾物流园区,与区域内高、快速路网的连接通道,实现港区联动,三大港区与前海物流园区无缝连接。
自2008年10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起,被誉为“特区中的特区”的前海走入人们的视野,根据2010年发布的《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由前海、后海与宝安中心区构成的前海中心将被培育和发展成为新的市级中心,主要发展区域性的现代服务业与总部经济,并作为深化深港合作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的核心功能区,其中,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
2015年,在前海深港合作区的基础上,前海蛇口自贸区正式挂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城市新中心、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成为前海的新定位。在此基础上,前海进一步提出对标国际,打造由滨海岸线与桂湾通海主轴共同组成的湾区城市客厅与亲水治水的前海水城的目标。
规划:去年6月交委文件也要提升沿江高速
基于之前的种种讨论,在去年6月14日,深圳交委正式发布《深圳市高快速路网优化及地下快速路布局规划》,南坪快速路二期将通过西延实现与沿江高速公路互通,这也与此前网上流传的《前海城市中心规划材料》中的部分内容重合。
《材料》指出,为构建城市新中心高快速路体系,打造环湾快捷交通,前海有可能在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之间,结合南坪二期西延线,打造深珠公铁复合通道,连接大铲岛、内伶仃岛、珠海。其中,为构建外环快速路,结合远期大小铲岛填海工程,南坪快速路二期主线计划下穿海滨大道,与沿江高速在海中设置地下全互通立交;并延伸至大铲湾,设置出入口,远期进一步西延至填岛外环,并可考虑衔接港珠澳大桥。
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异表示,南坪快速路二期将通过西延实现与沿江高速公路互通,在此前的沿江高速公路的相关规划设计中就已提及,这一衔接对于完善深圳西部路网结构,提升深圳中心城区特别是前海的区域辐射力有重要意义。
“沿江高速的建设最初就是为了分流广深高速的车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金心异表示,目前,沿江高速并未完全接通广深两端的快速路网,在与深圳市内的几条主要干道衔接方面,目前仅能通过沙河西路衔接,受深圳湾口岸周边路段的施工改造影响,这一路口的拥堵现象十分严重,此外,原本在规划之初有意与沿江高速实现衔接的机荷高速,由于深中大桥的规划建设而推后,这也使得原本可以通过沿江高速直接到达宝安机场的车流必须在在西乡改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南坪快速路二期与沿江高速公路互通是有必要的,但是不是废弃高速桥部分,是值得考虑的。”
探讨
高架桥要不要
改为下沉隧道
已经建成使用的市政工程为何要下沉?有声音表示,改沿江高速前海湾段为海底隧道可减少对周边前海片区开发的影响,对此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前海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人流聚集,沿江高速前海湾段当前的高架桥并未如上述考量担心的一样,会对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在负面影响还没有那么严重的现在,将其下沉为海底隧道还是太早了”,马向明表示,等到前海人流更加聚集的未来,沿江高速上车流更加密集,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变得严重时,再谈下沉才是合适的,“现在可以从长计议,做好计划,为将来下沉后交通衔接等问题如何处理做准备”。
马向明表示,沿江高速前海湾段下沉对于前海的户外环境是一种保护,但这一施工过程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不过,究竟能对海洋水下环境造成多大影响,还要视设计方案具体内容而判断,如果设计方案下沉得过浅,可能会对鱼类活动造成干扰,如果过深,会有土层覆盖造成干扰”,马向明说。
未来如果将沿江高速前海湾段的高架桥改道地下,除了修筑成本,能给前海带来多大的裨益也是值得考量的,因此,最终的方案选择需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专家共同把脉评估。
深圳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区域交通规划所所长万年良表示,南坪快速路二期与沿江高速公路互通对于深圳高快速路网优化有重要意义,南坪快速路往西,通过沿江高速顺利与珠海衔接,打通了东西与南北两大走向的交通脉络,是十分有必要的,从交通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两条道路的衔接方式并不会对全市的交通发展与规划造成实质影响,也就是说,无论是通过地面高架桥的形式衔接,还是通过下沉改造互通都具有可行性。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