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北京发展加减法

发布时间:2019-01-16 07:00:07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北京“两会”周期开启,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无不围绕北京的发展。1月1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落实城市总规。

  两年前,北京新版城市总规出炉,与常规版不同,新总规的设计理念打破了通常意义上单纯技术性规划,而是涵盖了空间、产业、社会、生态的综合战略规划,以减量发展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创设了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样本。

  围绕经济发展目标,北京今年设置了6%-6.5%的弹性区间。长期以来,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不合理堆积带来的发展失衡,如何让经济结构更合理,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才是重中之重。当前已经过了单纯追求GDP体量的发展阶段,北京有意放低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发展转向追求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全面由速度转到质量上,同时也为减量发展释放缓冲的空间。

  减量发展不是发展止步,相反,是通过“瘦身健体”轻装上阵。疏解非首都功能,从一个中长期来看,它是一个减量提质的双向选择。北京处于构建高精尖经济体系和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的关键期,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剥掉“白菜帮”、做优“白菜心”。减量发展的理念,将对北京的各级政府考核、经济发展乃至普通人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疏解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在减量发展时代,北京除了面对疏解的压力以外,还将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压力,因此高质量发展成为唯一出路。高效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集聚高精尖产业、吸引高端人才在京落户,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

  具体来看,教育、就业、住房、医疗,民生保障的配套议题一个都不能少。城市房价、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医疗水平、大气环境等如何更好满足宜居要求,城市功能的发挥如何契合“四个中心”的定位,这些都是北京在新发展阶段的必答题。

  从经济学意义看,发展阶段的变化意味着发展方式、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等一系列的变化,是一个新系统的重构过程。之于北京,随着全面落实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和金融业开放,将推动首都产业结构持续向高端服务业制造业转型;GDP首次突破3万亿元,居民需求结构由耐用消费品向品质消费和服务消费升级;2.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京城,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结构由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追加向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转变。

  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减量发展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北京的城市病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减量发展不仅意味着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是一场自我的利益调整和再平衡,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