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周债市小幅调整,国债利率平均上行2bp,AAA级、AA级企业债和城投债利率平均上行2bp,转债下跌2.27%。
央行重启投放,利率先升后降。
上周央行重启逆回购,一周净投放货币4800亿,截止目前本月央行净投放货币6000亿,加上12月万亿财政放款,我们预计12月超储率有望回升至2%以上。
上周货币利率小幅回升,或与年末考核等因素有关,但受益于央行加大投放力度,上周四、五的货币利率已有明显下降。
货币松紧适度,引导利率下降。
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19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
其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不同于过去两年货币政策保持中性的提法,意味着货币政策更加宽松。而为了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认为央行或会在公开市场降息,引导利率下降,改善信贷需求。
上周央行设立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主要面对大型商业银行,实际使用期限可以达到3年,其利率比MLF低15bp,为3.15%,这意味着央行开始引导中长期利率下降。
积极财政加力,政府举债减税。
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去年的“取向不变”升级为“加力提效”,表态更为积极,并强调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我们认为,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要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需要增加财政赤字率。19年的财政赤字率或升至3%,对应财政赤字将从23800亿升至29100亿,增加5300亿减税空间;而在财政赤字以外,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或突破2万亿,比18年增加6500亿以上。这样可以合计提供1万亿以上的减税空间。
中央及地方的实际财政赤字率的增加意味着19年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净供给将比18年增加1万亿以上,但由于债务置换将在18年到期,19年比18年将减少1.86万亿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因此我们预估19年新增政府债券净融资总额未必会比18年增加。
利率曲线牛平,信用风险缓释。
展望未来,由于经济通胀趋于下行,基本面将继续支撑债券牛市,而央行创设TMLF工具,有望引导长端利率下降。而在短端利率方面,由于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对我国短端利率仍有制约,未来债券利率曲线或呈现牛平格局。
虽然经济下行增加了信用风险,但随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创设,11月以来信用债发行大幅放量,民企债的发行也连续两个月转正,加上发改委等增加了企业债、公司债发行额度,信用债发行增加有望改善企业部门流动性,从而缓释信用风险,优质信用债仍有配置价值。
一、货币利率:央行创设TMLF,资金跨年无忧
1)央行重启OMO投放。对冲税期、缴准、政府债券发行缴款,上周央行恢复逆回购操作,净投放4800亿元,资金面先紧后松。其中,逆回购投放6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1200亿元。R007均值上行21BP至2.89%,R001均值上行12BP至2.66%。DR007均值上行7BP至2.66%,DR001均值上行9BP至2.59%。
2)央行创设TMLF。12月19日美联储加息前夜,央行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大型商业银行、股份行和大型城商行可向央行提出申请,操作期限1年,到期可续做两次,实际使用期限可达3年,操作利率比MLF优惠15BP,目前为3.15%。另外决定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此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并创设TMLF是量价工具并用,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小微和民企信贷,引导中长期利率下行。
3)宽松格局延续,资金跨年无忧。上周央行重启逆回购,创设TMLF且利率优惠15BP,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从18年的“保持中性”调整为“松紧适度”,时隔3年重提“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且未再提及“货币闸门”,表明货币宽松格局延续。年末超万亿财政存款投放在即,再加上央行对流动性的呵护,预计资金跨年无忧。
二、利率债:中长端仍有空间
1)上周债市收涨。上周债市先跌后涨,周一由于资金面收紧和市场预期地方债发行提前至明年1月,债市明显回调;随着央行公开市场投放,资金面转松,再加上创设TMLF,债市止跌回升。1年期国债收于2.68%,较前一周上行20BP;10年期国债收于3.32%,较前一周下行3BP。1年期国开债收于2.92%,较前一周下行2BP;10年期国开债收于3.74%,较前一周下行3BP。
2)供给小幅回升。上周记账式国债发行1071亿元,政金债发行180亿元,地方债发行385亿元,利率债共发行1636亿元、环比减少226亿元,净供给1313亿元、环比增加221亿元,认购倍数分化。存单净发行-858亿元,环比减少3648亿元,股份行3M存单发行利率较前一周上行21BP。
3)19年初或面临供给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这意味着19年赤字率或提升,专项债额度将大增,对应国债、新增地方债规模均增加,但置换债规模将大幅减少(目前额度仅剩2500亿左右)。往年一季度是利率债发行淡季,地方债或于明年1月提前发行,这意味着明年年初债市面临一定的供给压力。但若央行加大投放或降准对冲,地方债提前发行对债市的影响或小于今年8月。
4)中长端仍有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短期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货币政策的表述也更积极。当前美债利率回落,国内经济通胀低迷,宽松格局延续,未来利率债牛市延续。此前中长端利率受制于MLF利率,而央行创设的TMLF期限较MLF实际延长至3年且利率下行15BP,有利于引导中长期利率下降,因此收益率曲线有望从牛陡走向牛平。
三、信用债:城投风险趋降
1)信用债收益率上行。上周利率债收益率小幅下行,而信用债收益率则小幅上行,信用利差主动扩大。AAA级企业债收益率和AA级企业债收益率平均上行2BP,城投债收益率平均上行2BP。
2)CRMW发行情况跟踪。截至12月19日,银行间已创设挂钩民企CRMW产品45单,实际创设总额合计57.7亿元,交易所共创设6单。银行间市场创设品种中,AA评级占比提升,挂钩主体评级有下沉趋势,同时期限多集中在1年以内,其中270天品种最多,共有29单,可见目前信用风险保护工具主要为缓解短期融资需求。
3)城投风险趋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表述由2017年的“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转变为“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重心将转为化解存量,且需做到“可控、有序、适度”,意味着化解节奏不会太快,处置风险的风险降低;会议还提出“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前门打开,有利于抵消后门缩窄的不利影响,城投企业违约风险下降。
四、可转债:短期调整,等待机会
1)指数放量下跌。上周中证转债指数下跌2.27%,日均成交量上升21.9%,转债平价指数下跌2.62%;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4.31%、创业板指下跌3.06%、上证50下跌4.93%。个券5涨1平113跌,正股14涨2平103跌,圆通、华源两只转债上市。涨幅前5位分别是鼎信转债(8.84%)、圆通转债(0.63%)、百合转债(0.59%)、格力转债(0.59%)、17巨化EB(0.13%)。
2)三只转债发行。上周有凯龙、溢利两支转债和中原EB发行,交通银行(600亿)、平安银行(260亿)、中信银行(400亿)等10只转债过会;北方国际(5.78亿)、康欣新材(13亿)、东方日升(29亿)转债申请获证监会受理;建投能源(20亿)终止了转债申请。此外,长青集团(8亿)、索菲亚(10亿)2家公司公布了转债预案。
3)短期调整,等待机会。上周权益市场大幅下跌,结束了近期的反弹行情。本轮反弹的催化剂主要原于政策面,包括融资和稳增长政策的出台、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等。周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减税降费、促进改革、加大开放等,明确了长期的发展方向。但短期来看,政策利好已经基本落地,后续需关注基本面和盈利情况的变化。转债方面上周大幅下跌,中证转债指数创今年2月以来的单周最大跌幅(与银行等权重板块的跌幅较大有关)。短期可适当控制仓位,等待布局时机。长期无需悲观,重点关注成长板块,以及相对弱周期的军工、消费、金融等。
(文章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