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GDP比重,从1980年的2%(按照市场汇率算),提升到本世纪初的10%,再到现在的15%,可谓一路高歌。
反观老牌帝国英国,工业革命前其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在0.5%左右,工业革命后则始终在4%以下。
看向美国,其经济“起飞”也是十分迅速,但是波动巨大,好的时候能够达到将近15%,不好的时候则降到-8%。
再与苏联最好的时期进行比较,与韩国、新加坡等国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4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历史上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是相对比较平稳的。
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没有可借鉴意义?当然有,不过,我们不能自称是“中国经济学”,而要从发展中提炼出普遍性。
今天,库叔分享经济学家李稻葵的观点,他从经济学层面对改革开放40年进行了回顾、梳理和总结。
演讲 |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1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
我先快速地把改革开放历史性成就跟大家回顾一下。
这张图表达了我们中国经济在世界中的比重变化。请大家注意,图中这张图的两根虚线,最后并成了一根虚线。
下面的虚线,是一位名叫麦迪逊的英国人发现的。他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曾经经历过两个高峰,第一次是1600年,也就是明朝后期;第二次是1820年,他认为中国的GDP占到了全球30%左右。1820年后,由于其他国家出现了并且不断推广了工业革命,中国经济的比重在全球经济中出现断崖式下降。当然,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开始了历史性的恢复,从5%恢复到今天的15%,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的话,其实是20%甚至是25%左右。
麦迪逊的这条虚线,被大家反复引用,但是,我们认为这张图有问题,所以我和我的团队花了13年时间,专门研究查证历史上的粮食产量、生铁产量、铜产量、纸张产量、煤炭产量等等,结果发现跟麦迪逊的虚线完全不一样。这是因为,他是拍脑袋出结果的。麦迪逊去世前,我们跟他有很多电邮联系,他说在欧洲不可能查那么多历史资料,于是假设人均GDP是多少然后乘上中国当时的人口。
我们重新计算后,得出了上面的那条虚线。历史上的中国只有一次高峰,那就是1600年,当时我们中国的经济活动量占到了全球的将近38%,从此开始,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比重逐步下滑,再到1820年出现断崖式下降。
因此,我们今天见证的中国经济崛起,不是大清鼎盛时期以来的恢复,而是过去400多年以来的第一次。
再简单列几个图。
(图为GDP占世界比重:中国VS英国)
上面这张图讲的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占全球经济的GDP比重,从1980年的2%(按照市场汇率算),到了本世纪初的10%,现在是15%。反观英国,工业革命前其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在0.5%左右,工业革命后则始终在4%以下,所以如果纯粹按占经济比重而言的话,我们的经济崛起比当年英国工业革命意义更大。
(图为经济发展速度:美国VS中国)
我们还和美国的“起飞”进行了比较,发现中国的崛起速度比美国当时的崛起平稳多了。美国的紫线波动非常大,经济好的时候能够达到将近15%,经济不好的时候增速是-8%,而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平稳。
我们还和苏联最好的时期进行比较,和韩国、新加坡等进行比较,总的来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历史上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同时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是相对比较平稳的。
如今,我们的物质产品生产量在全球的占比也是非常大的,其中钢铁45%左右,水泥65%,家电30%,工业设备工业机床工业母机世界第一,汽车包括卡车和轿车大概是全球的1/3左右,此外,农村贫困率下降、大学生人数激增、婴儿死亡率下降、百姓人均寿命延长等等。
(图为婴儿死亡率【上图】和人口平均寿命【下图】)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无非是每个人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40年以来自由度大幅度上升。
1985年,我从清华毕业,那时候要被分配工作,不服从分配会受到纪律的制裁。现在有些人可能羡慕那个时候有工作分配,可是你没有想过,如果分配到一个你不喜欢的工作会很痛苦。现在,我们有择业的自由,有择居的自由。
市场交易的自由度也有了,我读书的时候还要工业券、粮票,现在经济交易大幅度自由化,资产的拥有程度也是巨幅提高,我们300万亿的房地产资产由百姓拥有,这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可想象。
市场经济思想也深入人心,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加深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用我们的官方表达叫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个格局变化的最根本一条就是,美国的统治力相对下降,美国之外以中国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的相对参与度和影响力在上升。
回头来看,上一个世纪被称为“美国世纪”一点不为过。
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但那时他们认为自己是小国,是一个大陆型国家,三面环海,自给自主,自然条件非常好,不用介入全球事务。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人还是不想介入,但是同时借钱给德国和英法,两边当债主。1917年4月,美国人一看欧洲战场泾渭分明了,赶紧加入英国,以期战后可以分赃,也由此慢慢登上历史舞台。
二战后的1945年,美国来到了舞台的中央。美国推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了世界银行,还提出了ITO国际贸易组织,当然,他们自己否定了自己的ITO,最后达成了一个关贸总协议。
所以,我们习惯的美国国际主义是1945年之后才形成的,它是东西海岸的精英组织的,是犹太进步主义者组织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萨默斯、伯南克都是犹太人。
说到这里就要讲一下美国的国民性。借用已故的哈佛大学政治学学者亨廷顿的说法,美国的国民性用中国的话翻译叫“小国寡民”。他认为,美国的国民性不是1776年独立战争形成的,而是1620年9月份,五月花号船从英国启航,11月到达波士顿普利茅斯港口的时候形成的。船上的这批人是在英国受迫害的清教徒,来北美洲寻求一个新的世界,寻求一个按照自己的理想创造的世界。
基于这种国民性,现在美国中部老百姓“造反”了。他们发现,发展了半天,自己的利益牺牲了,华尔街发展得很好,高科技发展得很好,自己的就业反而没了。因此,现在的美国是分裂的,美国中期选举之后中部是红色,是共和党,两岸则是民主党,这是美国百年变局之根,美国人不想当领导了,王道退化为霸道。
何为霸道呢?
就是你的体系建立起来了,那我就不跟你玩了。WTO的规则不遵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退出了,威胁要退出整个联合国,还威胁北约付钱,简单来说就是,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
可以说,美国现在是新内战,我称之为是思想的新内战。
坦率来讲,在于美国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没有与时俱进。很多美国人也同意我的观点,美国的宪法是1789年通过的,而当下,美国的国民结构、通讯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还抱着宪法不动,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们再看看英国人。英国人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他们上议院的投票规则在不断变化,上议院的原称是“贵族院”,顾名思义就是成员都是贵族,现在不是了,很多知识精英都在里面,并不是贵族。可以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很聪明,美国反而很理想主义,是欧洲大陆被迫害出逃的一帮人想建立一个理想国。
第二个世界格局变化是什么呢?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崛起,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如果20年前,美联储像今天这样连续八次加息,而且要收回自己的流动性,开始把国债券卖出去把现金收回,那新兴市场肯定倒霉,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阿根廷、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稍微受点影响,总体影响不太大,为什么?因为其他这些国家金融深化了,以自己的货币发债了,对美元依赖度已经下降了。
而且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像匈牙利、捷克,这些国家现在跟中国感情很好,中国组织16+1,每年去一趟,他们很高兴。进博会的时候,捷克总统泽曼拄着拐棍来的,老先生很敬业,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中国的感情也很强烈,他们都在政治上对美国很不满。
第三个世界格局的变化是,一批发达国家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里,我要着重强调的是德国,西方国家不要老说中国在崛起、中国在复兴,已经复兴、崛起的是德国,只不过德国人不愿意讲。
一战二战中,德国都被打败了,他们牢记记住了历史的教训,不再敢讲民族主义,2014年的世界杯夺冠后,敢释放一点民族情绪了,但庆祝完马上回来说我们是欧洲人,我们是欧洲一体化,这就是德国人的心态。但事实上,德国已经复兴了,它的经济如日中天。现在,德国把荷兰的很多企业都纳入自己的供应链,意大利北部的经济,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的经济领域,都是德国人的身影。
普鲁士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