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申万宏源桂浩明:医药股暴跌引发价值投资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19 13:22:31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医药股最近出现暴跌,甚至是那些机构重仓持有的,历史业绩也相当不错的医药股,也是动辄跌停。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部分地区根据国家药品采购制度改革的原则,探索进行带量采购。其结果是采购价普遍下跌50%左右,而在这之前人们的预期是最多跌30%。当初带量采购政策公布后,医药股就有过一轮下跌,而如今首次大规模进行,其影响明显又是超出预期,相关股票因此大跌也在所难免。

  不过,人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带量采购所形成的价格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公司(包括一些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公司)还是愿意接受;如果是合理的,那么是否表明以前的药品采购模式所形成的价格是否畸高?毕竟,在这次带量采购中有些药品的降价幅度居然超过了90%。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这次药品带量采购,通过引入稳定的采购数量的方式,有效地挤压了原先药品生产及流通领域中所存在的泡沫,为药品定价的市场化、公允化提供了条件,是造福于广大患者的。当然,对于这次带量采购的实际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任何商品都不是价格越低越好,消费者利益需要保护,生产者利益同样需要保护,如果生产厂家都在做赔本买卖,那么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没有合格、足量的商品供应,最后受害的还是消费者。这些应该属于最简单的经济规则,在市场化改革已经推进了四十年的今天,人们无疑是不陌生的。

  也因为这样,面对这场带量采购的结果,大家还是倾向于认为基本是合理的,不存在刻意的低价倾销行为。

  于是问题也就来了,如果说在这次带量采购中,药品价格可以平均降50%,那是否意味着之前的定价偏高了呢?进一步推导,长期以来不少医药股被认为是最稳定的防御性品种,业绩有着很深的“护城河”,但现在看来这其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的水分,一项采购制度的变革,可以让价格下跌这么多,这只能说明过去的价格之所以高是钻了采购制度不完善的空子,其本身是非常不合理的。由此进一步推演,那种建立在药品价格畸高基础上的良好经营业绩,是否可靠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带量采购的前提是有稳定的采购量,这有利于发挥优势企业的规模效应,同时多地联合进行的带量采购,也将有效地压缩以往在流通领域中所存在的过高费用,因此那种认为药品采购价下降多少,相关企业的效益也将下降多少的推断是不成立的,把医药股当作化工股来估值,这更多是一种玩笑而非严肃的推理。但不管怎么说,在产品销售价格出现腰斩的情况下,相关企业利润必然会有一定的回落。假设这种回落达到30%的话,那么对相关企业会造成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医药股的大跌有其合理性,因为这反映出人们对其未来的估值。

  站在股市的角度来看,作为最佳的防御性品种之一,却如此不堪一击,这对于投资者的打击很大,尤其是那些价值投资者,因为他们所投资的某些价值股,其实价值并不确定,其基础也不是市场化的。类似的问题,在酒类股票或是别的什么板块中是否也存在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难怪最近来自海外的北上资金,开始在某些蓝筹股中撤出,这与他们的一贯操作风格似乎并不相同。也许,人们应该从全新的角度来反思我们的价值投资理念,特别是我们所认可的价值,到底可靠不可靠。如果是不那么可靠的,那么就要调整,建立新的价值投资体系。不管怎么说,这次药品带量采购所带来的影响,给市场带来的深层次冲击不可忽视。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