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股、股权质押、商誉大增这三大顽疾,均发生在一级市场。要根治这三大顽疾,必须在市场基础性制度上下功夫。包括发行制度改革,股权质押制度(例如最多不超过50%),溢价并购制度 (例如高溢价5倍以上,盈利承诺期至少5年以上)。在一级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革之前,二级市场纵然有“个股的春天”,有“豪气翻红”,也只是投机炒作而已。
毫无疑问,A股目前十分便宜,其12-13倍的平均PE,是全球估值最低的市场之一。长期以来,美股、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及比特币,被认为是近年来全球三大投资避险品种。如今,美股辉煌不再,中国楼市也现颓势,比特币更是从近2万美元跌至430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处于估值洼地的A股自然引发大资金的关注。有报道称,外资对A股的投资兴趣已升至10年高位,截至11月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2621亿元,创历史新高。
但在笔者看来,A股身上很难甩掉的三大顽疾重重施压,纵然可 “拨云”,恐也难“见日”。这三大顽疾是:巨量限售股抛压,股权质押平仓爆仓压力,以及上市公司商誉大幅减值压力。
是的,在股权质押问题得到最高层关注之后,包括券商等金融机构纷纷出资设立股权质押基金,地方政府和国企资金也逐步到位,全市场股权质押市值,已从最高6.2万亿,下降至目前4.52万亿。有关方面一再表态称“股权质押风险整体可控”。
可是,“风险可控”言犹在耳,刚刚获得1亿元民企纾困资金的博天环境,持股31%的三家大股东,竞相推出清仓减持方案,减持市值超过20亿元。纾困、纾困,到底是纾上市民企之困,拆资本市场之雷,还是肥大股东之口,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至于商誉,已从半年报的1.39万亿,升至三季报的1.44万亿元!要知道A股上市公司全年盈利也就4万亿,这1.44万亿的商誉,可是占到上市公司盈利的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创业板、中小板等上市民企身上。而2018年、2019年正是三年并购盈利承诺到期之时,三年承诺期一过,往往业绩大幅缩水,商誉减值这把利剑就砍下来了,那可是血淋淋的!这不,11月16日证监会已发布重磅消息,提示商誉减值的巨大风险。
例如,手游第一股掌趣科技,靠着连年溢价并购,公司业绩暴增,市值从不到30亿一度飙升至500亿。而公司商誉高达54亿元,超过90亿净资产的一半。趁着股价大涨,原控股股东姚某以及华谊兄弟等股东减持套现逾50亿元。眼看三年已满,而今公司已无实控人,陪伴着中小股民的是,一大堆待减值的商誉,以及不断下跌的股价,目前市值仅100亿出头。
稍加分析,发现限售股、股权质押、商誉大增这三大顽疾,均发生在一级市场。限售股队伍,随着一年数百家的IPO和增发不断壮大,而且成本很低,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市场稍回暖一点,就会冲出来减持“咬人”。股权质押是变相减持,而且是大比例乃至99%以上的股权质押。至于商誉,绝大多数都是增发股份、高溢价并购形成的。
创业板为什么大跌,从150多倍跌至现在仅30多倍?当初的150多倍是靠高溢价伴随着高盈利承诺抬上去的,而今的30多倍又源于承诺到期(或即将到期),盈利大幅缩水、商誉大比例减值出现的!
所以,要根治这三大顽疾,必须在市场基础性制度上下功夫。包括笔者一再提到的发行制度改革,股权质押制度(股东所持股份质押必须有限制,例如最多不超过50%),溢价并购制度(例如高溢价5倍以上,盈利承诺期至少5年以上;高溢价10倍,则10年以上,以此类推……)。在一级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革之前,二级市场纵然有“个股的春天”,有“豪气翻红”,也只是投机炒作而已。
(贺宛男资深证券评论员)
(文章来源:大众证券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