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是刚刚闭幕的第十六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给很多媒体观众的印象。的确,此次车展的媒体日不再像以往那般喧嚣,显得井然有序。与此同时,大家也敏感地体会到了一丝沉重的氛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0月全国汽车销售同比再次下降,达到11.7%。
11月进入到最后一周,甚至有证券分析机构认为,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出现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年度销量下滑。28年来的转折点,即将在今年出现?绝大多数乘用车经销商在本月不容乐观的销售态势,也隐隐印证了分析机构的推测。
2018年还剩最后一个月,乘用车的销量能否创造奇迹?理性地分析,希望不大。
首先,政策层面的利好迄今沉寂。2008年的汽车销量增速减缓,2009年国家开启了购置税减半政策。随后,2015年再度推出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这两次政策利好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2018年,购置税恢复到10%,年内应该不会第三次推出购置税的相关减免。
其次,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和道路交通容量的矛盾,很多有购买潜力的城市实施对小型客车限购。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深圳、贵阳、石家庄之后,海南又加入了这一限购名单,消费者买车的需求被限制之后,销量自然会受到影响,实行限购的多是一线城市,恰恰是厂商实现车辆换购的热点区域。
此外,股市的涨跌也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成正比。据不少消费者反馈,由于种种原因,自身的资金链暂时遇到问题,原来可以换车的闲钱只能放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更加刚需的消费上,消费者手中可支配的资金比较紧张,一定程度上打压了购车意愿。
不过,今年的车市销量下降,并不一定就是坏事。产销高速增长的时期的确已经过去了,低增长缓增长将是未来发展的常态。在这样的前提下,靠山寨和粗制滥造的品牌必然失去市场,仅仅靠忽悠和PPT造车的企业也将生存堪忧,产业资源会进一步向优势的领先企业集聚,对于中国汽车业的健康发展,长远来看是好事。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