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天然乳品停牌8年!福建首富入局被控诈骗洗钱 如今还想上市

发布时间:2018-12-27 17:44:37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K图 00462_21

  停牌8年,港股上市公司天然乳品有望申请新上市再次交易。

  12月24日,天然乳品一则公告向外界正式宣告,已于2018年6月12日向联交所提交复牌建议,2018年12月21日,联交所同意准许公司于2019年6月28日或之前提交复牌建议相关的新上市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若因任何原因天然乳品届时未能提交申请或复牌建议未能继续推行,联交所将取消公司在联交所的上市资格。

  此前,联交所先后于2016年8月10日、2017年5月22日及2017年12月13日,将公司置于除牌程序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阶段。截至2018年6月12日,天然乳品除牌程序第三阶段结束。

  天然乳品提醒,刊发公告并不表示复牌建议将可完成,也不代表联交所就恢复股份买卖作出任何决定或结论,或保证可就此得到联交所任何批准。

  8年前,天然乳品股票于2010年9月7日上午9点33分起停牌,在联交所暂停买卖。随着天然乳品再次复出的可能,其背后曾经的掌舵者的资本故事也再次被人提起。

  停牌8年祸起收购

  停牌8年,实属奇葩。

  公开资料显示,天然乳品的前身为中国金汇矿业,于2002年10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5年6月10日,登陆港交所。

  变更为天然乳品前,中国金汇矿业主要从事提供工程系统承包及支援服务,以及销售相关消耗品及零部件服务。截至2009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公司实现收入6300万港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9.3%。其中,提供工程系统承包及支援服务,以及销售相关消耗品及零部件分别占总收入的86.1%和13.9%,上年同期分别为63%和37%。当期净利润亏损1.27亿元,上一年度亏损达4460万港元。

  而此前,中国金汇矿业自上市第二年起,已经连续4年持续亏损。

  转机发生在2009年。金汇矿业称,“董事会一直物色投资机会扩展收入来源。鉴于新西兰生产、销售及分销牲畜、乳脂固体及相关乳制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董事会认为对有关业务的需求将可持续保持增长动力。”

  2009年5月22日,金汇矿业与UTCL及UBFM订立协议,UTCL同意有条件出售,且金汇矿业同意有条件收购或安排一家附属公司收购目标公司(UBNZ Trustee Limited旗下资产UBNZ Assets「瑞新资产」)已发行股本的20%及债务,代价为1亿新西兰元(约4.8亿港元);及同意以认股权的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80%及未偿还债务,代价为4亿新西兰元(约19.19亿港元)。合计5亿新西兰元(相当于23.99亿港元)。

  2012年财报显示,目标公司瑞新资产将拥有22项农场权益、28398头奶牛等资产。2009年12月7日,金汇矿业正式变更为天然乳品。

  据当时媒体报道,UBNZ资产在新西兰持有4个牧场,是Crafar牧场20个牧场的一部分。仅过去半年,2010年3月23日,天然乳品称,已签署协议拟以总价15亿新西兰元(约80.87亿港元),购买Crafar牧场,包括农场、牲畜、奶粉加工厂等,将以部分现金、部分发行可换股债券方式支付的形式。

  Crafar牧场是新西兰最大的家庭乳品企业。彼时,截至2010年2月12日停牌之前,天然乳品的总市值也仅在11亿港元左右,整个收购的杠杆率达7倍以上,市场为之震惊。

  “这或许是一个典型的借壳上市案例。”时富证券研究部消费品行业研究员廉波在2010年对《每日经济新闻》说。据廉波分析,天然乳品以部分现金、部分可转债的方式进行支付,在未来卖方就可以选择将可转债兑换为股票,进而成为公司的大股东,曲线借壳上市。

  福建前首富重出江湖

  这场精心策划的高杠杆收购案,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