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ofo就会成功站上头条的位置,近日,大量ofo用户集聚在ofo总部等待退款,而按照目前线上申请退款排队人数的情况来看,至少有8.9亿元押金待退还。
三天内能退款?
继被网友曝出假装外国人,给ofo官方发邮件成功退款之后,近日,ofo又被传出可以到其总部北京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大厦直接退款的消息。12月17日,大批ofo用户前往位于北京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的ofo总部楼下排起长龙。
那么去排队就能退钱了吗?
据现场人说,此次只是登记,并非直接返还,已经申请退款并等待超过15天的情况,工作人员承诺三个工作日内会退款;不到15天的,可以先登记,但还要继续等待
17日晚间,ofo 官方微信又发布了一则“ofo小黄车退押金政策提醒”,表示线上提交退押金申请,后台系统就会根据申请提交的顺序进行相关信息审核与收集,核实完毕后用户就会进入退押金序列,ofo将按顺序退款;如果用户到公司现场进行登记,也会按照时间顺序并入线上退押金序列。
这是否意味着在现场排队也和在线申请一样,那么现场保证的三天之内退款还能实现吗?
待退押金至少8.9亿
今年7月的统计数据显示,ofo活跃用户为2700万左右,其中部分老用户押金99元,新用户押金199元(2017年6月,ofo押金从99元涨至199元),按照149元的平均值计算,ofo的押金总量在40亿元左右。
数据显示,截止12月18日下午2点,ofo App中排队用户已超900万人,并且不断在刷新,按149元的平均值计算,押金总计超过了13亿元,按照99元计算,至少有8.9亿元押金待退还。
ofo的押金有多难退?
回顾ofo的押金事件,第一次露出苗头还是在去年10月份,当时就有用户向媒体曝出ofo在“缴纳押金”页面中有诱导用户包年的选项,不少用户都因为误操作而包下了ofo的年卡。随后ofo是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误操作的用户都已经顺利退款。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
到了今年9月,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不少用户都发现在ofo使用退还押金选项时,ofo又使用手段诱导用户将退还押金变成包年业务。
之后10月,ofo退还押金的时间由之前的10个工作日内变成了15个工作日,当用户打电话咨询ofo客服时已经出现了电话无法接通的问题,甚至出现不少用户退款已经超过一个月还没有钱到账的现象。
ofo押金事件持续进行中,11月底,网友发现ofo和一家理财平台进行了合作,总之一切都是为了用户的押金。这一次的套路是让用户把押金存在该平台中,而锁定周期则是30天。尽管ofo一再表示这是正常的平台之间合作,收到该活动的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但还是引发了网友和用户的反弹,最后迫于舆论的压力之下,ofo还是选择下架了该活动,上线时间将另行通知。
资金紧张消息频现
在退押金面临阻碍的同时,ofo频频被爆出资金紧张。
从2017年开始,ofo就频频传出负面新闻。2018年下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ofo被收购、破产或跑路的消息传出。ofo方面都对此表示否认。
今年8月,因拖欠6800余万元货款,ofo被合作伙伴、自行车生产企业上海凤凰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其支付欠款及逾期违约损失等共计7000余万元。
此外,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7月,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因“房屋租赁纠纷”被法院判决冻结其名下的银行存款1129433.55元,冻结期限为一年,并查封了其担保人武汉思锐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名下的小型越野客车,查封期限为两年。
种种现象都说明,ofo的确存在资金紧张的状况。
事实上,为摆脱资金困境,2018年以来,ofo不断进行商业化探索,尝试自我“输血”。
2018年4月,ofo成立B2B事业部,开始承接各类广告业务,包括车身广告、APP广告、视频广告等。11月,ofo微信公众号投放了一条卖蜂蜜的软文,但随后被发现该广告商卖的三无蜂蜜。
如今,面对不断的负面,超13亿的押金,留给ofo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