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潮已经成为过去,影响仍未消除,成交和人气都还在低处徘徊。其实,这是危机的典型状态:爆发阶段来势汹汹,真正难捱的却是危机后的漫长复苏期。就像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迄今10年时间过去了,谁敢说全球经济已经走出了谷底?
鉴于危机总是周期性地光顾,经济学界关于危机的研究如汗牛充栋。整体上看,虽然危机本身总是伴随着财富的毁灭,令人不快,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危机是经济体重回均衡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重获新生的起点。
于P2P行业而言,这次爆雷潮也是行业从失衡向均衡回归的必由之路,问题是:若有些问题不厘清,P2P能重获新生吗?
内在的失衡:
低风险资金与高风险资产的错配
强监管之前,本息保障是P2P行业的通行模式。P2P平台一手对接出借人资金,一手对接普惠借款群体。前者由于本息保障,属于低风险资金(起码平台未爆雷之前是这样);后者则是典型的高风险资产,而P2P平台在这中间完成了从低风险资金向高风险资产的风险转化。
这便有了第一个失衡:低风险资金与高风险资产的错配。风险并不会凭空消失,为了维系第一个失衡,平台不得不自行承担风险,又引发了第二个失衡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