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881亿!多少忙着透支的年轻人还不起信用卡了?过度消费正一步步蚕食你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8-12-11 18:27:54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借借借,买买买

  买买买,借借借

  如此反复……

  花呗、微粒贷、白条、各大银行信用卡,每月还贷日一片哀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年轻人的消费,陷入了这样一个死循环里。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其中有这么一个数据,2018年的三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了880.98亿元。

  图片来源 / 中国人民银行

  什么概念?这个数据,在7月份的时候,还只是756.67亿元,在2010年,是76.86亿元。

  八年不到的时间,数据翻了11倍不止,这数据不断攀升的背后,有着这么一种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值得我们关注,也值得年轻人警醒。

  年轻人负债高,储蓄少日前,据华尔街早餐报道,汇丰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而在已经工作的90后中,人均负债12万+。

  而据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8月份共同发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

  18-34岁的年轻人,平均月储蓄只有1339元

  贫,似乎是年轻人最显著的标签。

  但与贫穷相对的,是膨胀的购物欲望与商品符号的堆砌。每月月光的背后,还有日益增长的信用卡逾期数额。

  是哪些话语正在主导者年轻人的消费观念?

  《你舍不得买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质感的东西,是因为潜意识认为自己配不上它们》

  《没有一个姑娘会因为买买买变穷,尤其是漂亮的姑娘》

  《不给你买YSL的男孩,不配说爱你》

  《20岁时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没有任何意义》

  《越爱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节省的人越没钱》

  这些标题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的平台上看过相似的观念传输?

  这些观念正在不知不觉中遍布生活的角落,可能改变了你的同学、朋友、同事,进而改变了你。

  消费主义是如何盛行的?

  什么是消费主义?百科词条里这么解释:消费主义是把个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放到第一位的消费思潮或风气。该思潮促使人们不断追求新的消费品,以满足自己的精神快乐。消费已不再看作一种手段,而看成目的本身,为消费而消费。

  划重点,为消费而消费。反观一下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消费?

  《奢侈带来富足》里说:

  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心态是矛盾的:

  一方面,在道德上常常鄙夷,因为它是多余的,代表了社会分配不公;

  另一方面,人性的本源内心并不排斥奢侈品的享受。

  自媒体“栩先生”曾在其一篇文章里面举了这个一个例子,他说:

  在刚工作不久的时候,我的一位女领导,家里很有钱。

  手上戴着一个金光灿灿的手镯。

  我当时觉得,领导也太土豪了,整这么大个圈子,少说也得四五十克黄金,上万元一只吧。

  后来无意中和同事聊起来,才知道这个金光灿灿的镯子一只就要5万元。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个镯子其实是18K金的,克数并不高。

  它之所以卖这么贵,是因为它的牌子叫卡地亚。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品牌,也是第一次亲身知道什么叫奢侈品。

  用同事的话说,这个牌子的东西,就算是不锈钢刷一层漆,都能比多少黄金饰品还要值钱。

  同事的话我当时并不太相信,直到后来看到了Tiffany上千元的回形针,以及85000元一个的真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