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90后娃娃”董监高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城投公司董监高任职年龄问题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独家报道了温岭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9岁科员跳升董事长事件:《29岁的他当上400亿国企董事长,可公司赚钱要靠政府补助》。但这在全国并不是孤例,总资产达121.31亿元的山东省的淄博市临淄区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淄博临淄公有资产公司”),也是一家有着大量“年轻领导”的国资企业:
截至2018年10月,在这家主要在临淄区内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开发等业务,资产逾百亿的国有独资公司中,9名董监高人员全部都是“80后”和“90后”,其中“90后”就有3名,占比1/3。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11月,三位年轻的董事会成员就已走马上任。
董事长上任时刚满27岁
据中国货币网信息,2018年10月,淄博临淄公有资产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计划发行金额为人民币4亿元、期限为5年的中期票据。11月6日,该公司再发公告,表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决定取消本期中期票据发行,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但记者注意到,上述募集说明书在阐述发行人管理风险时,专门提到了该公司董监高的年龄,表示存在“发行人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年龄较轻风险”。这背后究竟是何情况?
1。公司董事会成员
与此同时,淄博临淄公有资产公司的另外两位董事也是“年轻面孔”。
而除了董事外,淄博临淄公有资产公司的监事和高管也全部由“80后”和“90后”担纲。
2。公司监事会成员
3。高级管理人员
综合上述信息,淄博临淄公有资产公司共有9名董监高,具体年龄结构分布为:“80后”6人(其中仅1人为1983年出生,其余5人均为“85后”);“90后”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监事高玉玲,1983年出生;出生年份最小的是董事陈名洋及监事曹莉,均于1992年出生。
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简历显示,三位董事以及部分监事在2015年10月~11月期间就已走马上任。这意味着,早在三年前,淄博临淄公有资产公司就已进入了高层领导“年轻化”的状态。
具体来看,财务岗位出身的张海港从2014年1月进入淄博临淄公有资产公司,到2015年11月肩负董事长重任,前后仅用了1年零10个月的时间。从其1988年10月的出生时间看,这位董事长上任时才刚满27岁。
再看另外两位“90后”董事。1991年5月出生的郭宏坤担任董事时年仅24岁;1992年6月出生的陈名洋担任董事时年仅23岁。
不单单是高层人员年龄普遍较轻,募集说明书还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淄博临淄公有资产公司本部及控股子公司在岗职工共计61人,这些人员的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
曾是“60后”掌舵
就人们传统的印象来说,掌舵百亿资产的领导者,通常应该是经验更加丰富的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淄博临淄公有资产公司此前发布的公告看,该公司也曾经由富有经验的“60后”来掌舵。
落款日期为2014年4月的《2014年淄博市临淄区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当时该公司的董监高任职人员无论是年龄还是从业背景,均与目前的管理层队伍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