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多地已出现!1秒倾家荡产!警方:别把辛苦钱拱手送人

发布时间:2018-12-04 10:04:02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辛苦奋斗一整年攒下的钱千万别被别人骗走了!

  收到熟人发来的短信,让他点开个链接,发短信的人还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

  碰到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不会多想,但一旦点进去,事情就大了。。。

  更可怕的是,除了自己被骗,你的朋友还会收到以你的名义发来的诈骗短信!

  除了上述的案例外,下面这些情况你也要警惕!

  1“免密支付”功能要慎用

  近日,有消费者发现,在一些购票APP上购买机票时,只填写一个手机短信验证码就可以完成交易。

  虽然免密支付客观上方便了消费者,但也增加了被盗刷的风险。去年12月,杭州市民徐先生的手机曾被同宿舍同事马某盗走,马某利用小额免密支付功能盗刷了4000余元。

  在网上搜索关键字不难发现,这种“隐患”并非个案。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利用支付宝小额2000元免密支付而被盗刷的案件。

  2尽量关闭应用的敏感权限,安装软件少点“允许”

  不少安卓用户在安装应用后,会被要求允许软件读取相关权限,但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应尽量关闭。

  手机安装游戏等软件时,常被要求“使用你的位置”,如果你点击了“允许”,这些应用便可扫描并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一旦资料泄露,别人就可能知道你的位置、家在哪里。所以,如果不放心,可以选择关闭更为稳妥。

  3微信朋友圈晒图片请慎重,你的个人信息没准会暴露!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但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

  微信上的“所在位置”功能,可以跟朋友分享你在哪儿,但如果你去旅游、出差的话,也等于告诉别有用心者、小偷“这人不在家”,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陌生人叫出孩子名字后搭讪”的新闻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很可能是通过父母的朋友圈知道的。家长发布孩子照片、文字记录时,也会无意间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

  警惕警惕……

(文章来源:新华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