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小姐姐们别着急生孩子 先来搞懂这件事

发布时间:2018-11-28 09:17:48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在进入正题前,规划君想说说一部纪录片,叫做《生门》,豆瓣评分9.4。

  片中记录了4位遭遇极端情况的产妇和她们的家人在医院生产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考验。导演说,“都说生育是两个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实不是。真正面对一切的,是女人”。虽然剧情真实得有些令人害怕,但如果你感兴趣,无论男女,我觉得都值得一看。

  虽然现在医学技术发达了,生孩子这件事好像没有古装剧里演的那么可怕,但从医学角度看,怀孕和分娩依然属于“高危”范畴。贫血、低蛋白、高血压、水肿、前兆子痫、新生儿溶血症、脐带绕颈、妊娠糖尿病、胎盘前置/后置blablabla,都是准妈妈和宝宝可能遭遇的风险。

  再加上现在生活节奏快,年轻的时候拼事业,没空生,熬到年纪大了又实在是觉得要生个娃,此时的“超龄产妇”或“高龄产妇”风险系数会更大一些。

  细心保养、定期检查和家人的精心呵护,都是孕期必不可少的,不过还有一项,也十分重要,甚至在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那就是保险。但由于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怀孕期间发生意外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在投保和承保中会受到不少限制。

  下面规划君就具体来说一说,孕期到底需要哪些保险,以及投保的注意事项

  首先,最最基础的保障,要数社保中的生育保险了。

  这是咱们五险中的一项,是国家通过社会立法,对生育职工给予经济、物质等方面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为生育的女职员提供生育津贴、产假、医疗服务等待遇。

  具体的保障有两大方面:一是生育医疗费用,可以报销一部分的分娩医疗费用,顺产、剖腹产、难产的额度不同;二是生育津贴,补贴的是孕产妇在休产假期间的工资,这个工资数目不是自己的薪资,而是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平均缴费工资,按产假时间计算。娃爹也是有的,金额按陪护假的时间计算。

  一般来说,单位都会给大家购买生育保险,无论男女。之前规划君在往期文章中也解释过“为啥男人不生孩子,却还得交生育险”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看这篇文章

  给男同胞们一个交代

  关于生育保险报销额度的问题,每个城市不一样,而且差异还挺大的,具体情况大家还是去问问人力或是当地社保局。

  那么,可以用意外险或重疾险来作为生育保险的补充吗?

  前面说到了,孕妇属于特殊群体,平时咱们常说的那些商业保险大部分都把孕期事故作为“除外责任”对待:

  一般来说,普通的意外险对于被保险人因“妊娠、流产、分娩”导致的意外,基本都责任免除;重疾险就得看是否达到条款规定的病种要求,基本上只对与怀孕无关的重疾进行赔付;对于医疗险,大都不覆盖孕期和分娩的医疗费用;只有定期寿险这一种对孕妇没有限制,可以正常赔付。

  如此看来,难道孕妇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吗?

  也不是,目前市面上还有很多母婴险可供选择。

  这是一种专门为孕妇设计的保险产品不仅保大,还能保小。它既能对准妈妈可能出现的妊娠疾病或意外进行赔付,还能对胎儿或新生儿的死亡、先天性疾病等风险进行保障。

  目前大多数母婴险的保障范围不包括分娩费用,不过社保中的生育保险不包括分娩期外治疗生育并发症的费用、医疗事故产生的费用等,所以,它们之间可以做个互补。

  母婴险一般是一年期的,从保障责任上看,不同母婴险各有侧重点。目前市面上性价比较高的母婴险,比如众安准妈妈安胎险、安联小幸孕、永安安孕计划等,大家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去选择合适的产品

  还有一类高端医疗险,非常全面,对生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有保障。从产检、到分娩、到坐月子和产后恢复等都给包了,还能支持境外生娃。这类保险的缺点就一个:贵,基本一年几万甚至十几万的保费,比如BUPA澳洲健康、MSH万欣和等都属于这类,不差钱的小伙伴可以去了解一下。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件事需要特别注意,就是投保时间

  由于保险是有等待期的,所以大家最好在备孕期间就把相关保险买好,算好时间,保证保障期覆盖整个妊娠期,可千万别临时抱佛脚。

  目前保险公司基本上都不受理怀孕超过28周的投保人,并且,这类孕妈保险的观察期在90到180天不等,在此期间发生意外,保险公司也是不予赔付的。

  还有就是,如果各位小姐姐想给自己配置重疾险,也建议在生孩子之前搞定,因为怀孕期间不确定性很强,万一有什么妊娠病史,或者生娃后遗症,导致健康告知无法通过,就麻烦了。

(文章来源:好规划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