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领域,曾盛传“南椰树,北露露”。可以说,露露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霸主之一。
但在过去13年间,68岁的老牌饮品露露,却逐渐被新秀“六个核桃”打败。财报显示,2017年,承德露露实现营收21.11亿元,而六个核桃的营业收入为77亿元,是其3.6倍。
不太漂亮的业绩也反映在资本市场上,承德露露股价跌落“神坛”。从2010年间44元/股的高价跌至如今的不足10元。
或许为探索新路,11月21日,承德露露表示,正在谋划把研发部门、营销部门等部分总部部门迁往北京。
露露南下迁京
近期,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承德露露”)向媒体表示,正在谋划把部分总部部门迁往北京,为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
承德露露相关负责人对媒体回应表示,承德露露正在谋划先将承德露露的研发部门、品牌部门、营销部门和线上销售部门迁至北京。承德方面主要作为生产基地,但总部是否迁至北京尚未确定。
而在此之前,子公司北京露露也有新动向。11月20日,承德露露发布公告称,对全资子公司“北京露露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变更,包括对其进行更名、变更经营范围并向其增资4398万元等。
公告及企查查显示,该子公司由“北京露露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露露(北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05万元增加至1亿元;经营期限由20年延长至50年;经营范围除原有的生产食品、委托生产饮料、销售定型包装饮料等业务外,还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出租商业用房及办公用房。
除此之外,北京露露的法人代表由之前的王旭昌变更为鲁永明。公开资料显示,王旭昌曾任总公司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鲁永明为总公司承德露露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系万象集团董事长鲁冠球家族成员。而万象三农集团为承德露露控股股东。
承德露露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旗下有北京露露、廊坊露露、郑州露露3个子公司,主要业务均为饮料生产和销售。
其中,北京露露业绩表现最差,2017年营业收入为94.8万元,营业利润为 -547.8万元,净利润为 -519.4万元。表现最好的是郑州露露,2017年营业收入为 6.39亿元,营业利润为1.67亿元,净利润为1.23亿元。
68岁露露“老态尽显”
承德露露对部分部门的迁京之举或许也为提振业绩。
承德露露10月20日发布的三季报财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为16.7亿元,同比增长7.3%;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9.6%。
而承德露露的河北老乡,植物饮料行业新秀“六个核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57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增长11%。也就是说,六个核桃后来居上,营收规模已是行业老兵露露的3倍以上。
事实上,承德露露近年来“老态尽显”。自2015年开始,承德露露连续两年营收、净利润双降。财报显示,2015年~2017年,承德露露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06亿元、25.20亿元、21.11亿元。2016年及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85%、16.23%。
横向比较,2017年,六个核桃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椰树集团营收为39亿元,均领先成承德露露。
同时,承德露露也面临销售量不断下滑,库存量却攀升的难题。2017年财报显示,其销售量为24.1万吨,较2016年减少21.59%;库存量为3.62万吨,同比却上升了20.31%。
不太漂亮的业绩也反映在资本市场上,承德露露股价跌落“神坛”。从2010年间44元/股的高价跌至如今的不足10元。截至11月23日收盘,其报价为7.83元/股,下降3.34%。
事实上,68年前,露露集团是当之无愧的植物蛋白饮料开创者,其诞生来自王震将军的嘱托。
承德露露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承德罐头食品厂。据《中国经济网》报道,1974年,当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到河北视察,看到河北把大批的杏仁向外调运,一问方知这些杏仁将出口日本。老将军眉头皱成一团:“我到日本访问时,喝到一种用杏仁做的饮料,味道很美,日本官员说这是用中国的杏仁制成的饮料,我们河北为什么不做开发工作,而光卖原料呢?”
在听取了王震将军的指示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当即决定将这一重大任务交给了当时的承德罐头食品厂。1975年6月,中国第一瓶杏仁露诞生。1997年11月,承德露露在深交所上市。之后,露露成为植物蛋白饮料中北派代表,占领盛传“南椰树、北露露”。
在杏仁露领域,露露集团才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霸主。与2017年产量27.72万吨相比,11年前的2006年,承德露露生产能力已达30余万吨,市场占有率高达90%。
2008年,露露的隐形对手、同为植物蛋白饮料中的牛奶爆出三聚氰胺丑闻。牛奶的沦陷更是给了露露占领人们餐桌的好机会。与此同时,大寨核桃露发展进入瓶颈期。
然而,露露或许未曾想到,行业的东风亦为其送来了强劲的竞争对手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