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6年历史的银河基金公司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管理规模尚不足750亿元,这与银河基金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相去甚远。
根据银河基金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其旗下固收类基金收益飘红,而权益类基金则几乎全军覆没。截至今年11月6日,成立三年半的银河转型混合基金净值竟然跌到5毛以下。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银河基金经理“一拖多”已成常态,最极端的情况,甚至出现一位基金经理单独管理6只债券基金,并参与管理26只基金产品的情况(A/B/C/I份额分开计算)。此外,公司明星基金经理成胜、徐小勇分别于2015年、2016年相继流失。
混合基金大面积亏损
银河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产品收益欠佳。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银河基金公司旗下共有62只混合型基金,可出具近三个月收益率的有62只,43只基金收益率为负,占比为69.35%;可出具今年以来收益率的有53只,41只基金收益率为负,占比为77.36%;51只可出具近一年收益率,41只基金收益率为负,占比为80.39%;可出具近两年收益率的有34只,17只基金收益率告负,占比为50%;18只可出具近三年收益率,12只基金收益率为负,占比为66.67%。
记者发现,银河银泰混合、银河主题混合基金三季度已实现收益分别为-7483.36万元、-7125.31万元,在银河公司旗下基金产品当期收益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一、第二。上述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均是张杨,他还担任公司股票投资部副总监。
或许是由张杨一人操盘管理的原因,记者梳理发现,银河银泰混合、银河主题混合三季度所重仓的前十大股票有8只相同,且重仓排名也相差无几。
对此,银河基金方面表示,银河银泰混合、银河主题混合的重仓股都是由公司股票库精选而来,具体仓位情况则由基金经理根据市场时机相机抉择。
除了大同小异的股票持仓,银河银泰混合、银河主题混合还有着相似的业绩表现。根据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银河银泰混合近三个月、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是-6.66%、-24.45%、24.08%、-16.81%、-26.74%、443.40%。该基金除了成立以来收益率在同类排名中为3|274,其余各阶段收益率的同类排名均垫底。
事实上,银河主题混合基金业绩也并非一直居后,而是在更换基金经理之后,其业绩就一直不如人意。
银河主题混合成立于2012年9月21日,共经历3位基金经理,分别是成胜、王培、张杨,成胜于2015年5月21日不再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其后,其业绩一路走低。根据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银河主题混合近三个月、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是-6.48%、-26.39%、-26.82%、-18.36%、-25.35%、208.70%,除了成立以来收益率在同类排名为14|2812,其余阶段则均居同类排名的后三分之一。
银河转型混合基金三年腰斩
同样是更换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王海华或许从未想到,其管理的银河转型混合基金净值会跌破5毛。截至今年11月6日,银河转型混合基金净值为0.4530元(成立以来从未分红),同时,其长中短期收益率长期位于银河基金旗下偏股混合型基金末端。
对于业绩欠佳的原因,银河基金方面表示,银河转型混合成立于2015年5月,正值上一轮牛市高位,受股市大幅震荡及2016年熔断等多因素的影响,基金净值出现一定回撤。“对此,我司采取多重措施加以改进,包括调整基金经理。”
银河转型混合成立于2015年5月12日。该基金成立之初的第一任基金经理是卢轶乔,不过其于2016年12月28日不再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王海华接任。
公开资料显示,王海华于2004年加入银河基金,其在2016年12月29日接任卢轶乔成为银河转型混合基金经理时,颇有“力挽狂澜”之态,然而,更换基金经理至今已有近两年的时间,银河转型混合更换基金经理后,业绩依旧乏力。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银河转型混合近三个月、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是-6.02%、-24.88%、-26.22%、-25.98%、-45.68%、-54.70%,同类排名中居后三分之一。
对于如此差的业绩表现,投资者也是满腹牢骚。“比股票还要坑的基金,不要买”。10月30日,一名投资者在银河转型混合基金吧内如此抱怨。更有投资者指出,该基金买啥跌啥,重仓医疗股都是雷。
银河转型混合三季报显示,该基金在持仓结构上适当减少了医疗和通信的比例。记者发现,其所持仓的前十大股票中医疗股仍有5只,分别是泰格医药、华测检测、复星医药、恒瑞医药、药石科技。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上述5只医疗股的涨跌幅度分别是-13.17%、1.74%、-23.07%、-16.18%、-9.45%。
“根据基金合同,该产品主要投资于转型增长主题的相关股票,今年来,上述标的存在转型压力。”银河基金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加强调研,深入挖掘相关投资领域的优质标的。
基金经理“一拖多”成常态
记者发现,银河基金旗下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同样是常态。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银河基金现有97只基金,16位基金经理,平均每位基金经理管理着6.06只基金产品,而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1年又350天,高于行业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的1年又213天。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基金有5位基金经理同时单独及参与管理着10只以上的基金产品,最多的一位基金经理韩晶单独及参与管理着32只基金产品(A/B/C/I份额分开计算;仍在募集期银河如意债券剔除),其管理的基金类型涉及6只债券型基金和26只混合型基金。
韩晶单独管理的基金具体包括:银河鑫月享定开混合A/C、银河丰利纯债债券、银河泰利纯债A/I,银河收益债券是由韩晶单独管理的,其余的基金产品则是韩晶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好买财富投研总监曾令华表示,一位基金经理单独及参与管理30余只基金产品在行业较为少见。与一人管理多只策略一样的私募基金相比,公募基金产品由于在管理策略上存在差异,因此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有所差异。曾令华还表示,任何基金经理都有从新人到老将的过程,新人管理基金产品没有问题,关键是要有投资方法和体系。
虽然管理多只基金,不过,从业绩表现看,尚可圈可点。除了银河嘉谊灵活配置混合A/C、银河嘉祥混合A/C任职回报为负值,其余基金产品在他任职内的回报全部飘红,且上述两只基金产品的机构持有比例均超过50%。
事实上,基金经理韩晶除了单独及参与管理着超过30多只基金产品外,作为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他还承担着“老带新”的任务。以银河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