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资和攒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诀,今天和大家分享财蜜@格格2015的经验,理财是一个积沙成塔、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同的理财方式和习惯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而往往我们经常忽视的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让资产翻倍,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选对工具,加上不断的坚持和时间的魔力,具体来说说:
一、见证复利的神奇
两个简单的公式,初始都是1为基准,
每天进步1%,一年后会变成:1.01^365(1.01的365次方)=37.8
每天退步1%,一年后会变成:0.99^365(0.99的365次方)=0.03
37.8/0.03=1260倍!攒钱也是同理。
还有一个重要的72法则:72/年收益 = 本金翻倍年限。以三年国债收益为例,参考回报率4%,如果电子式国债到期后,利息继续投到4%的项目才可以,翻倍时间是72/4=18年。
以小她365天服务为例,目前正在加息,参考年回报率9.1%,到期继续复投,那么翻倍时间是72/9.1=7.9年。
二、如何享受复利的神奇,让本金翻倍?
1、马上开始
越早开始,收益越多,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有很多人,就是在不断地等待观望中,错失了时间,当然也损失了金钱。提到攒钱投资,永远都是下个月开始,这个月没钱,结果到了下个月还是重复。
假设从22岁开始,每年存一万,一年到期后连本带利再继续投资起来,等到40岁的时候,本息共计:(按小她目前365天服务的参考回报率计算)
10000*{(1+9.1%)[(1+9.1%)^18-1]}/9.1%=45.5万元
而如果从30岁开始,每年存两万,等到40岁的时候,本息共计:(按小她目前的365天产品的参考回报率计算)
20000*{(1+9.1%)[(1+9.1%)^10-1]}/9.1%=33.3万元
晚起步将近十年,每月多存一倍的钱,依然赶不上第一个案例。即使只有5%的参考回报率,几十年后,也是一个不小的差距。
所以,想攒钱,想理财,从现在开始行动吧,每周100元开始好事,至少迈出了第一步,至少一年下来有了5000+的存款。
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多少人,能持续做到几十年每年5%甚至更高的回报率。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没有这个耐心。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不屑去做;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摁不住蠢蠢欲动的买买买,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重要原则:
2、正确坚持
坚持有两方面:一是要坚持定期攒钱,二是坚持本息再投。
我虽然坚持每个月都投资,但是对于已经到期的钱,我处理的姿势不够正确,因为我把收益拿来奖励自己了,而继续攒起来的只是原来的本金。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攒钱还是消费,都有一种惯性,如果梳理一下自己的账本,可能会直观。小她就提供给我几个非常好的工具:比如52周挑战、工资计划12单、24单等,但我居然没有一个是完全坚持下来的,活生生反例,大家千万要引以为戒。
很多人说,攒钱没用,但是不攒钱,就没有原始资本,没有原始资本,那拿啥子来投资呢?所以说,该省的还是得省。而且原始资本越大,指数增长的基数就越大,增长速度也就越快。
3、其它建议
1)长短期要分散,我最近就陷入了钱荒,因为整个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都没有到期的回款,但是从12月到明年1月,会集中回款十几万。
2)风险要分散,比如前段时间股市回暖的时候,周围又有不少人把钱都投入股市了,结果赶上跌跌不休,深深被套,割肉又不忍,只能装死,短则半年到一年,长则三五年,等待慢慢回血。
3)不要梦想一夜暴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做精自己熟悉的领域,坚持下去,必有所获,收入的增加会为你的资产翻倍助力。
4)强制投资,把投资当成一种储蓄。每个月收入中至少要有20%(前期可以用5%)用来投资,具体比例可以按照结余率来进行调整。但是投资一定不能停,也最好不要中断。
5)周期性的投资要懂得止盈止损,比如股票、基金。
6)减少无效时间浪费,多学习理财知识,试着多来小她学习,关注一些大咖们的专栏,把时间花费到理财上来,逐渐也会开始享受时间带来的复利。
4、选对工具
我一直喜欢小她的工资计划:12单,可以实实在在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欣慰。具体操作是:每个月攒一笔1年期的存单,连续存满12个月,到第13个月开始,每个月就会按期到期一笔钱。每月到期的钱,如果没有其他用途,可以继续攒1年期,这样不断循环下去,每个月到期的钱会逐渐增加,且至少可以维持1年。
这一年里, 每个月都有一笔钱到期,你可以理解为不工作也有工资领,也可以理解为未来的自己加了工资。
以此类推,还可以试试24单、36单,不同点在于存单的期限,期限越长,要坚持的时间就要越长,但让未来每月都可以“给自己加薪”的时间也越长。回复关键词:“12单”或戳“阅读原文”可以详细了解下。
(文章来源:她理财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